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倾城妩
  4. 65、第六十五章 问鼎战秦
设置

65、第六十五章 问鼎战秦(1 / 2)


自从赵楚继位后,孟妩每次上朝议事都憋着一肚子气,这次下朝也毫不例外,这地方没法干了,试想你的老板总是不停地给你穿小鞋,有事没事都要找你难堪,你想你肯定干不下?去了。

孟妩也是人,自己的君上总是不停地给你气受,她能干得下?去吗!干脆卷巴卷巴跑路算了。孟妩思量了又?思量决定等哙伤好些就辞官走人。

刚回府,孟妩便接到一份楚国来函,是公子乔也便是现在的楚王请她到楚国为右尹,楚国的右尹之职相当于一国的副相。

有地方可去了,事不宜迟,孟妩决定准备准备就离开南赵了。

“小君,我想起来了,那名刺客我在曾王宫里见到过,是赵楚的人。”哙想起了在王宫赵楚殿前曾见过的一名宫卫和其中一名刺客的面目重合,急忙跑了过来告诉孟妩,“那赵楚定?乃杀小服直人。”哙上下?联系一想很肯定地道。

“血债便要血还。”孟妩也认为小服就是赵楚所?害,咬着牙恨恨地道:“如今我等势微,一切只有忍声吞气......等待,只有等待我们壮大之时,聂大哥和小服之仇方能血债血还……哙叔,楚王来函,任我为楚右尹,现在且随我去楚国。”

哙明白一切都要忍辱负重,所?以从头到尾他也在忍,从晋太子的死到小服的死,哪一样他都忍过,如今忍得他的心时时刻刻难受憋闷得紧,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朝墙上猛力一击,那用青石垒成的墙面上赫然凹了一块,同时哙的拳头也鲜血淋漓。

“诺!”哙抱着头闷声应诺。

几日后,孟妩离开了南赵,前?往楚国任右尹。

楚国被中原诸国称之蛮邦,但其国力强大让中原诸国不敢小觑。

齐国内乱,江山易姓,原本中原最为强大的齐国衰落下来。

秦、齐、楚三足鼎立的局面打破了。只有西方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平分秋色,而其余的魏、赵、韩、燕不足轻重只是为一方摇旗呐喊的角色。

又?几年过去了,楚国因有一位杰出的姬右尹能识仙文得仙书,营造出轰动七国的风力水车这一新奇物事,立即让楚国粮食产量上了一个台阶,增产一倍有余。

紧接着姬右尹向楚王献上国策——以商聚富;扶植农桑,还有具体事项若干。

楚王一一准奏,从上到下雷厉风行。不出一年,楚国环境大变样,村镇处处阡陌交通,城邦处处商户林立,特别是楚都郢都,每日南来北往客商纷至沓来,货物吞吐量极大,大有天下财富将聚于楚国一气象。

楚国国力日益趋强,甚至有赶超秦国的趋向,如象征国力的马匹数量骤增,甚至连稍富裕一些的普通庶民家中都可能养有一匹用于运输的驽马。

姬右尹如此辉煌成绩,才能卓越,楚王日益倚重,强压楚国勋贵家族的异议,不顾宗室旧规,破格让一个外来的臣子当上了历来由楚国勋贵担任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也便是大相国一职。

国富民强了,如今这位楚王踌躇满志,便想着图谋霸业,开疆拓土。

夏王大禹铸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集于王朝都城,从此九鼎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商代夏,周代商,九鼎集于周室王朝,尔后周室衰败,周考王封其弟为西周桓公立西周国,西周国公便在王城内护佐周王,几十年后西周国又被赵成侯与韩一分为二,成为如今的东周国和西周国,而九鼎也一分为二分藏在西、东两周国。

此时,周王虽在,但诸侯国各自称王,早就不尊周王了,那藏放在周王室东、西周国的极富象征意义的九鼎便成了诸侯国欲称霸天下?、逐鹿天下?,夺取象征的器物。

原先姜齐强盛时,一直奉行“尊王攘夷”,便是尊周王、定?中原、排除夷邦侵扰。

故而强国秦、楚虽都有夺鼎之举,却因姜齐牵制,未曾得逞过。

姜齐灭,田齐代,而齐国内乱、田齐初兴再无姜齐昔日如此与秦、楚相抗的国力了。

楚国近年发展甚快,年轻的楚王雄心勃勃,决意向西周国问鼎,以鼎证霸。

公元前?370年仲春,楚王亲率十三万大军征西周国。

楚国大军声势浩大,一路向沿途诸侯国借道?伐西周国。

西周国得知,顾不是前拒狼来后引虎,许下承诺急向西方秦国求援。

秦国得悉以为有利可图,立即派兵来援。

初夏,秦军与楚军遭遇西周国境内一洛水支流处。

两军两岸相恃。

拂晓,秦军渡河。

“君上,可趁秦军半渡而击。”孟妩向楚王进言。

罩着青铜面具的熊乔,桃花眼微微一眯,将手中的马鞭朝正在渡河的秦军遥遥一指道?:“不急,待秦人尽数渡河后,再击之。”

秦人渡河后,号角冲天,开始整理队形。

孟妩再言:“趁其队形未成时,吾军击其一个措手不及。”

熊乔的眼眸亮晶晶,似笑非笑地看着身边候着这位一脸紧张的姬令尹,似赞非赞:“令尹不愧乃鬼谷先生传人,甚知兵法诡道,只不过紧张太过了,文弱了些。”

言下?之意乃要求孟妩镇定?些,以后还需多历炼一下?。

孟妩默然,心里面却一番爱听不听,到时候别吃大亏就成的想法。

“投石机准备,投射。”这时没想到楚王从善恶如流,果断下令,立即传令官朝投石机组方向挥动令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