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走偏门
  4. 第1章 来说说以前走偏门的那些事儿
设置

第1章 来说说以前走偏门的那些事儿(1 / 2)


1983年,广东省北部山区的一个名叫礼溪村的小村庄,我的三叔刚刚年满二十岁,就跟着村里的朱光庆,离开了村子,一起踏上了走偏门的路子。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霜打蔫了菜园里头的青菜和木瓜树,村子外面那条通往镇上的路,还未铺上沥青,干燥的冬天天气,每每有拖拉机从路上走过,都会卷起滚滚的黄尘,以及留下拉得老长的“特特特”的柴油机的噪音。

这一年刚刚交完公粮,我爷爷得了重病,那时候穷得叮当响,十三个兄弟姐妹,竟然连两百块钱手术费都凑不出来。结果我爷爷在医院拖了一个多月,然后就去世了。

爷爷咽气的时候含着泪水,对子女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要争气,不要再这样穷下去了。”

三叔当时才二十岁,不过早已不读书,在家里放了好几年的牛,他只有小学文凭的文化,见到大伯去广州打拼,村子许多年轻人,也纷纷走出这个山旮旯,便不甘于逗留在这山斗角落。

由于三叔长得还算俊朗,有媒婆给他说媒,说是镇上的一户人家的女娃子,才十七岁,那家人和我爷爷有点交情,那女娃子也见过我三叔几面,很是中意,于是他们就让媒婆来说媒,还让媒婆带话,不要收音机,不要缝纫机,也不要单车,不要衣柜,也愿意和三叔结婚,就看三叔愿不愿意。

结果三叔还是摇头,因为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子里面。若是结婚了,他将会永远被困在这大山里面。

他要去闯天下。

那个年代,改革开放才五年,国家的经济还不是很好,当然,当时也已经有不少人往广州、深圳、三水那些地方涌去,打工,种菜,或者贩鱼。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北上去走偏门。

何为走偏门?

其实就是坑蒙拐骗,不走正路,属于江湖骗子一类。

走偏门有很多门道,很多规矩,有很多派别,比如南方这边走偏门的门派,手法上都比较委婉,讲究“斯文”做事,讲究计谋,行骗过程中滴水不漏,很是严谨,不像北方门派,拦路打劫,挖人祖坟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当时最流行的走偏门,有两个门路,一个是“卖莽”,一个是“开奖”。

所谓“卖莽”,这是我们礼溪村客家话的术语,其他地方可能还有其他说法。所谓“卖莽”,其实就是卖棉被,那时候国家经济还是比较落后,很多地区,都没有暖气,甚至没有煤炭,过冬棉被就会很欢迎,而进村卖棉被,也就成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而这个行业,却蕴藏着见不得光的坑蒙拐骗,门道很玄,学问很深,专门骗那些没有见过世面,却又贪小便宜的农村人。三叔对我说,北派卖莽讲究的是吃干抹净,能骗多少是多少,南派卖莽讲究的是适可而止,见到有钱的人家,就多抽点油水,没钱的穷人,他们甚至会打八折给人家卖一张棉被,还不骗钱,棉被料子做得十成足。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甚至把人骗了,那些人却还会一辈子感激他们,以为他们是好人。

而“开奖”,这种骗局在黄渤、郭涛等人主演的电影《疯狂的石头》里头有提过,大概过程就是拿一瓶饮料,在人多混杂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打开饮料盖子,发现盖子里面,写着中了一等奖,而一等奖奖金是好几万块钱,然后就好几个同伙装作陌生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表演,钓周围贪小便宜的人上钩。

这种骗术现在已经耳熟能详,已经过时,大家也不陌生,基本上不会再上当,我就不详述。

不过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骗术在车站里、火车上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非常之流行,而且效果不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