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不明不清
  4. 第23章 矿税
设置

第23章 矿税(2 / 2)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想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商业税收就和马上让每亩土地比去年多增加三倍产出一样不靠谱。除非玩亩产万斤放卫星那套把戏糊弄但明朝皇帝显然还没那么狠辣缺德真要活活把农民往死里整。

好了现在士、农、商都没多余的油水可榨就还剩下个工。工匠轮流给朝廷服役日子本来过得就不算好显然也拿不出太多钱。不过有个产业例外开矿尤其是贵金属矿。

无论金银铜矿只要挖出来就是钱。朝廷不鼓励开矿主要是怕引发社会动荡。矿山一般都在荒郊野岭中弄一群青壮进去很不好管理。

朱元璋就是靠聚众造反起家的深知这种人聚集多了有多危险所以宁可舍弃矿产收入不要也不愿意国家四处藏着隐患。

但皇帝不愿意采矿不意味着真金白银扔在那里没人惦记。各地豪强包括官员们都不是傻子岂有入宝山空手的道理。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利用政策漏洞变相贩卖许可证然后再收一大笔回扣或者干脆参股经营。

在人为操作下明朝的矿业慢慢成了灰色产业每年上缴朝廷的税收只有可怜的一点点但各地开矿的规模却逐年增加。

公文上面写的凄凄凉凉实际上干得红红火火利润全进了当地豪强和官员兜里。最底层的矿工和最高层的皇帝一样都只能喝口汤还是凉的。

其实收矿税并不是万历皇帝首创在正德年间就这么干过。皇帝一看好嘛你们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连口热汤也不给我剩到头来国家一有事就催着我掏私房钱补贴凭什么啊!

性格软一些的皇帝还能忍赶上性格比较强的皇帝干脆就不忍了。你们能拿老子为啥拿不得!你们能利用权力欺上瞒下我就派宦官去全国各地检查。发现一个开矿的就坐地收税收上来的税全入内帑。

这下朝臣和地方豪强们可就不乐意了但又不能直接说皇帝抢了自己碗里的饭咋办呢?好办他们用了两个招数。

先发动舆论攻势只字不提入股开矿的事情只说皇帝派宦官收税是与民夺利增加了矿工负担容易造成民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再私底下蛊惑矿工把他们吃苦受累加班加点忙活一年到头来却还是挨饿受冻的根源归结于皇帝拿走了多吃多占就像后世用舆论引导996们去憎恨资本家一样把真正的始作俑者藏在大义后面难见首尾。

大多数矿工都是贫苦出身站的平台不够高根本看不到高层里的弯弯绕很容易上当然后就傻乎乎的和各地矿监对抗给别人当了枪使还茫然不知。

输了在当地吃官司躲过一阵风还会被放出来继续干活。赢了真逼得皇帝不得不把矿监叫回去所得的红利也落不到他们手里最终还是和原来一样该吃不饱依旧吃不饱该加班加点一样不会少。

说起矿税之争表面上看是皇帝横征暴敛实际上是官员集团与皇帝之间的利益争夺。没有谁对谁错两边全是为了私利没一个是为国家着想属于狗咬狗一嘴毛。

官员集团试图用经济手段限制皇权没钱了皇帝自然就要听官员的建议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治理国家同时也得放权。这是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大权独揽那会儿起种下的祸根开头就走错了方向早晚得爆发。

反之皇帝想巩固皇权手里必须有钱否则怎么养着一大堆宦官为自己办事。没有东厂、西厂、锦衣卫拿什么和满朝文武掰手腕呢。

这一点从满朝文武包括部分宦官的态度上就能得到证明。沈一贯是浙党领袖在朝堂里势力最大。同时存在的还有好几个小团体暗地里争斗不休互相倾轧。可到了矿税一事上他们立马就摒弃前嫌统一口径了。

俗话说的好事物反常必为妖。他们为什么如此一致呢难道真是为了社稷和百姓?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他们有这么高节操早就该把自家多占的土地全吐出来归还给农户。

合乎逻辑的推论只有一个官员和部分宦官在矿税这件事上利益一致也只有真金白银的利益才能让不同地域、不同理念、不同诉求的人如此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前赴后继。从劲头上看利益还不小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