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昆羽继圣
  4. 第 254 章 莫名官司
设置

第 254 章 莫名官司(1 / 2)


x 且说忠尧一行到了渝州府衙门口他走近一看发现这府衙大门的中槛之上安有四个六方形的门簪锁合着中槛和连楹宛如四个大木销钉镶嵌在了门框之上。

门簪的正面精心雕刻四枚分别饰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纹图案象征一年四季富庶吉祥图案间还有“天下太平”等字样。

这门簪历史悠久早在汉时便用于悬挂二尺竹牒。吕后和窦婴发生矛盾吕后遂除去窦婴的门籍使其不得入朝。汉代入朝有门籍规定凡大臣出入宫门须堪验随身携带的符牌将之与宫门上悬挂的二尺竹牒名单比对若有不符则禁止入内。

汉代至唐代门簪多为方形且只有两至三枚后世不断增加形式有圆形、六分形、八角形等等不一而足并且饰以花卉及雕刻图案变得越来越精美。

其实门簪还有个妇孺皆知的名字称为“户对”而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称之为“门当”是以古人常用“门当户对”来区分门第高下。

而据说“衙门”又是由“牙门”谐音转化而来。古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事频繁每每取得胜利将领素喜炫耀所俘获的猛兽爪牙。后来军营中便以木头雕刻成大型兽牙作饰物并在旗杆顶端饰以兽牙将旌旗边缘裁剪为齿形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杆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每逢出征将士必至牙旗之下听令。安营扎寨之后主将须在帐前竖牙旗以为军门久而久之军旅营门便被形象地称之为“牙门”。

及至南北朝时牙门之意已经逐渐发生演变更多代指官署之门了。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时衙门一词开始广为流传再以后世人几乎只知“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整个渝州府衙的建筑整齐有序、主次分明严格按左文右武、左尊右卑的布局。府衙以中轴线主体建筑为中心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浑然一体。

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照壁、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小院、后花园等主体建筑其中的大堂是中心内宅和其他房屋都散不四大堂的周围。东侧副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司理院、土地庙、东官厅、东花厅、林棠馆驿、学政试院、财神庙、厨院等;西侧副线上坐落着西官厅、西花厅、州院、当置司、左右厢房等西群房。

而衙署六部房则分别坐落在大堂东西大堂东侧有吏房、户房、礼房、录事房西侧布有兵房、刑房、工房及承发司、押司房、手分房(雇募的差役)等。因衙署以左(东)为尊以右(西)为卑所以知州知府在东通判在西。

牢狱也是衙署不可或缺的部分位于渝州府衙西南角故称“南监”。此外渝州府衙内还建有道观和魁星阁。

忠尧三人跟随一众衙役穿过大门入了渝州府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门。

仪门者礼仪之门也取《周易正义》一书“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也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凡遇皇帝和皇后寿诞、元旦(春节)、冬至等重大节日仪门之内张灯结彩知州知府都必须提前率领僚属吏员身着朝服、朝冠于大堂依礼制行礼。

若逢科考则自大堂始扎上龙门结成彩楼直至仪门仪门再向外搭上彩桥。

凡新官到任都须祭仪门新官接印时先登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护日月”典礼则按礼部的勘会通知提前在仪门至大堂之间搭设花门彩棚日食、月食那天在仪门内置金漆大鼓一面。倘遇忌辰帝后、印官的父母丧日仪门外则供设忌辰牌位。

仪门之后有一照壁过了照壁便是大堂。

照壁以青石砌成壁垣顶凿饰斗拱、挑梁及圆筒青瓦鸱(chi)尾衔壁脊四角小翘似如崇楼广厦。照壁正面(南面)正中书写“渝州府衙”四个大字集书法家米芾墨迹而成书体潇散奔放颇具刚劲、雄快之势。照壁背面(北面)正中刻有“贪兽吞日”浮雕图案中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名曰“贪”或曰饕餮。

府衙照壁后竖立有石碑一通称为《戒石铭碑》碑阳六字“思无邪公生明”为司马光手书分别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和《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寓指“惟心存高远方能摒弃邪念秉公办事;为官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

《戒石铭碑》碑阴铭文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途经照壁后韩军头并未将忠尧三人引至大堂而是直接带到了司理院西廊静候。

今日亦是受状之日西廊此时已经排了不少人忠尧粗略一数大约有十数人还有法吏维持秩序整整而入及至庭下且令小立以序拨三四人相续执状亲付排状之吏吏略加检视令过东廊听唤姓名当厅而出。

须臾有法吏行至来引诉、讼二竞人立于庭下。

所谓诉告也;所谓讼争、争辩是非曲直也。

若从字面看“诉”字拆开来是“言”与“斥”意指提出或发出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之意。“讼”字拆开来是“言”与“公”意指彼此间各执一理而相持不下以求得到公平、公正的裁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