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叶氏恼羞成怒,拍了下柴氏的膝头,“别这么说,若这次真的能赚了银子,我宁愿一个月吃素。”
柴氏挑挑眉,道:“那感情好,大过年少个人吃肉,家里还赚了。”
陆兰儿被柴氏逗的直笑,荣哥儿也嗤嗤笑出声来。只有虎头虎蛋俩孩子听不懂啥意思,坐在叶氏身边满脸茫然。
“就别说卖不出去,顶多是赚不了大钱。不说别的,你看见这小簪子难道不喜欢?”柴氏随便捡了一只拿出来,是一串儿红色小菊花的。这种菊花不是雏菊,而是现下最流行最受人喜欢的那种卷曲的长瓣菊花。一部分长长的花瓣红艳艳的垂下卷曲,一部分合拢在花心,露出嫩黄色的花蕊。
这时候的菊花还没有什么献给逝去之人的寓意,深秋时节不少文人雅客深闺小姐都喜欢赏菊养菊,鬓簪菊花互相赏玩。
如今到了隆冬,菊花极少能戴在头上出来了,只有个别大户人家的暖房里还能看到盛开的菊花。
叶氏摸了摸这花簪,道:“咋能不喜欢呢?以前都不敢想自己能戴这么漂亮的簪子。”
柴氏看着簪子,心里想的却是其他事。
陆兰儿这丫头画出不少花样子,什么金桂什么紫藤,都是乡下人从未见过的花。再加上她做花样子的技巧,明显不是一般人家能培养出来的。这姑娘要么就是南方的绣娘后代,要么就是大户人家的闺女或者家生子,否则不可能在北方冰冷贫瘠之地能有这样的见识。
只是她把这些想法都深埋在心里,一个是兰儿确实记不清家中情况,无法帮她传信寻找。第二也是让人徒劳悲伤,说的次数多了,兴许还会拉大她跟叶家的关系。如今的陆兰儿就挺好的,对虎头虎蛋好,有个长姐的样子。对荣哥儿好,不管是当妹妹还是能做媳妇儿,最起码俩人也算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了。
对叶氏和雷松海也很孝顺,对自己和老头子更是没的说。
这孩子面面俱到,有情有义,若是自家生的,该多好。
就算不是自家生的……她看向叶鹤荣,小少年正歪着头看着陆兰儿微笑。陆兰儿被叶氏逗得笑到在小少年的肩膀上,他却努力扶着车壁,让自己能支撑起丫头的依靠。
嗯……看上去应该有戏。
县城真的很大,别说叶氏和雷松海,就连见多识广的叶老爷子也极少会来县城。
远远的一看,厚重的城墙就已经令人望而生畏,更别说那长长的一排进城的人,熙熙攘攘挤挤挨挨,就连说话的方言都有一些差异,令在家里呆久了不见世面的人十分拘谨。
叶老爷子和雷松海下了车,牵着车把车存到城门口的大车店。这里存车比镇上贵十多个钱儿,掏钱的时候叶老爷子也感到了一丝丝肉疼。
叶氏跟雷松海抱着虎头虎蛋,束手束脚的跟在强行让自己抬头挺胸的叶老爷子和柴氏身后,陆兰儿拉着柴氏的手,挽着装着簪花的篓子左看右看,只觉得什么都新鲜。
城门口站着几名城门官儿,满脸百无聊赖的盯着一群群进城的人看,是不是瞅一眼城墙上贴的告示。
那些告示里有画人像的,有写了什么寻物或者入城规定的,有招工的。新的旧的摞在一起,斑斑驳驳的如同现代楼道里的狗皮膏药。
进城没走多远路就分了叉,一左一右加向前,来来往往都是人,比镇上可热闹多了。
柴氏怕孩子们走丢,用力的拉着陆兰儿,然后寻了一位面善的婶子问道:“请问这位大妹子,俺们想买布料衣裳啥的,得往哪边走啊?”
那婶子听着她说话,笑道:“听口音你们住的更北了吧?来一趟可不少时候。这是北城门,你们得去南城才能有卖衣裳布料的。这边驴马市比较多,老百姓都在这边进进出出的。”
“谢大妹子了。”
柴氏脸上略松了一些,心说这县城就是大。之前车上丫头还问能不能找到衣裳铺子或者银楼啥的,原本以为进了城就能看见,谁知道一南一北还得走上挺远。
她又拽了拽陆兰儿,把她挽到身边,这才道:“咱们先去干正事儿,弄完了回头再逛。香桂你可得看好虎头虎蛋,女婿你也得跟紧点儿,这儿人太多了,别走丢了找不到路。”
叶老爷子瓮声瓮气道:“走丢了就去北城门外面大车店儿,跟车边儿呆着。行了别叨叨了,赶紧走吧。”
这乡巴佬进城,可真的是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