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大明第一臣
  4.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权柄到手
设置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权柄到手(1 / 2)


家业越大做事越难。当大到一定程度连维持稳定都十分困难就更不要奢望改变什么了。

朱家军草创的时候要练兵就练兵要分田就分田也不需要讲太多废话对自己有利只管做去就是了。

渡江之初也能够大刀阔斧彼时上上下下也都尽量均田。

但是随着江南的地盘越来越多再想做下去就会发现处处掣肘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阻挠着你。

缙绅地主豪商巨贾士林鸿儒官员书吏甚至是死去几百年的朱老夫子全都聚集在一起竭尽全力死死抱着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一丝一毫。

硬的不行来软的比力气不行就讲道理明着不行就暗着来大把大把的银钱送过来水银泻地一般只要有任何的漏洞就会被他们抓住只要哪个人意志不坚定就会被他们突破。

朱熹后人豪商王家他们都是这类势力的翘楚。

你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想不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是天命所归?

只要有这个打算我们立刻就论证出来你和朱熹是同族圣人后裔的光环瞬间套在头上。

李善长你是小吏出身想不想发财想不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永远花不完的财富只要你想我们就双手奉送过来而且还会大大超出你的预期。

话说回来既然我们给你们做了这个你们是不是也要投桃报李也不要太多只要能开个口子我们自然有办法拿到想要旳。

王环的手段很差吗?

如果不是被张希孟撞破又是他跟着李善长过去或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而且直接砸钱不管用人家也会开发新手段寻找新痛点早晚把你给办了。

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就会发现张希孟的价值所在。

他鼓捣出了一套足以挑战理学的东西把握了道德的制高点。靠着第三次兴起的论断赋予了朱家军无与伦比的正统性。

理直气壮所以朱元璋更可以一往无前。

君王有魄力理论有支持百姓又拥护一个绝佳的办事环境出现了。

这才能让诸多大臣玩命做事一项接着一项的大政推出。

即俸禄条例之后李习主持的礼部又颁布了兴学令。

李习给各地定下指标初步入学率不能低于三成女童占比不能低于四成五……并且将这个指标作为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标准。

另外还有一条就是在三年之内地方上识字率不能低于一成。

这些命令下去之后地方官都哭了。

入学率三成这个放在大元朝能有多少?元朝的读书人最不值钱只怕连百分之三都没有。

提升到三成就是要增加十倍!

那可是十倍啊!

你让不让人活了?

但是相比起后面两条也就不算什么了。

三成学童当中要有一少半女孩子……老天爷啊干脆杀了我们算了没有这么干的!

至于总体识字率三年就要达到一成之多你让我们怎么办?去田间地头给老农上课教他们识字吗?

疯了!

绝对疯了!

李习倒是也觉得自己疯了放在过去他连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机会摆在面前他为什么不做?

老朋友兼师弟陶安作死听说还没到老家就一病不起这一生也就这样了……自己年纪比他大还能有多少时间?

人生一世到了老年就越发珍惜时光是给家族后代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还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名声……

全力以赴兴办学堂鼓励入学若干年后当世上有数以千万的学生受益之时他就是开启教化的关键人物。

个人的成就甚至可以和孔孟相提并论?

毕竟孔老夫子一辈子就教了三千弟子我要是能培养出三千万人如何不能光耀千古?

更何况在均田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点存粮有了结余可以考虑地位提升改换门庭。

而读书又是最稳妥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

就是要兴学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竭尽全力凭什么干不出一番业绩?

不能够啊!

李习如此贾鲁甚至都去新安江转了一圈实地考察又跟胡惟庸聊了许久就在说治水修堤的事情。

暂时还没法去治理黄河拿新安江练手也是不错的。

……

当每個人都忙碌起来的时候给大家伙创造做事条件的张希孟反而无事可做了。

这可不行啊!

总不能让咱给朱英开家长会去见证毕业考试吧?

我可没有这么清闲再说了让我去看那也是徐达和常遇春级别的看你们小孩子过家家有什么意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