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笑着,自豪地说:“我们村用上电有三四年了。所有这些水利建设和通水通电工程,全是我们村民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修建起来的。特别是通水通电的工作,全靠陶晓伟他们这帮青年人。”
叶立章羡慕地说:“我们枫树村直到现在还没有接通水电。大家就习惯等着镇政府的计划,一年一年过去,还是没有轮到我们……”
卢汉雄打断他的话,拉着张兴的手说:“张兴,我们河湾村接通水了,就是电没有着落。看样子,等镇政府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我们要向你们学习。你看,可以派些能手帮助我们修建发电机房吗?”
张兴痛快地说:“都是邻里乡亲的,有什么不能?”他指着走在前头的陶晓伟说:“他叫陶晓伟,机房电机就是他设计安装的。”
卢汉雄高兴地说:“他是北山镇谷王,谁不认识?没想到他还会机电技术。村长,你就派他支援我们。”
张兴爽朗的答应:“好说,好说。”
进入田野,顾振华对村长们说:
“陶晓伟是一个热爱家乡,热爱农业生产的青年才俊。他最早在农村开展高产水稻种植实验,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带动莲花村成功种植高产水稻,成为远近闻名的水稻大王。莲花村现在是我们龙川大队的模范村,是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面红旗。陶晓伟是这面红旗的旗手,你们想了解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学习。”他让陶晓伟介绍高产实验田管理经验。
陶晓伟很谦虚,他重点讲解高产水稻生产的田间管理。一旁的村长们赶紧在笔记本记录。等他讲完了,大家围着他,不停地询问生产经验。
龙源村朱少敏问道:“谷王,你这套田间管理太精细,就像侍候宠物,我们庄户人家怎么做得过来?”
陶晓伟笑着回答他:“朱村长,高产水稻就像针线活,粗心不得。以前,老辈人习惯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话不假。但是,现代良种水稻仅靠施肥就远远不够了,还要讲究作物各个生长时期的田水、温度和肥力管理,水分和肥力精细化,多一两天注水,少一两天催肥,效果都不一样。我们莲花村的农户严格按照高产水稻田间管理,年年稳住高产,效果很好。我们做得到,你们大家也可以做到。”
卢汉雄称赞地说:“莲花村人在陶晓伟旗手带领下,连年夺得高产丰收。事实明摆着,跟着旗手走,总没错。”
回到莲花村,大家饶有趣味地走进希望书屋,仔细地参观。村长们好奇地翻看屋里的读物,从书桌上摆着的刊物,到书架上成排的图书,都看了一遍。大家对书屋赞不绝口。
朱少敏赞叹道:“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乡村书屋。”
叶立章不解地提出疑问:“乡村书屋好。可是民只会干粗活,他们会看书吗?有时间来学习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