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总是令人细思极恐。
在官场政客之中周尚景无疑是位于最高段位所以他同样深谙“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驾驭手段而且他不仅是可以利用这般手段驾驭身边的小人物即便是那些与他地位相近的朝中政敌也同样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他的驾驭。
于是周尚景直接把宋承仁交给了锦衣卫趁机夺走了锦衣卫后续的审问调查之权。
于是周尚景又把审问落网死士、调查幕后真相的机会抛给了南京守备徐盛英也当场就促使徐盛英改变了立场不再是继续支持朱和坚反而是隐隐选择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周尚景就是这样的“大方豪爽”只要可以实现最终意图无论是宋承仁这位亲密盟友还是亲自扳倒朱和坚的好处他皆是愿意暂时舍弃。
事实上周尚景从一开始就是想让徐盛英全权负责后续的审问调查之事。
昨天下午宋承仁亲自拜访徐盛英之际就已经把朱和坚的种种疑点坦然相告这般做法乃是出自周尚景的授意就是想要在徐盛英心中埋下一颗充满疑虑的种子。
而后续发展也完全符合周尚景的预测。
看到朱和坚不愿意让自己插手调查审问之事后徐盛英当即是想起了宋承仁昨天所提到的种种疑点心中的那颗充满疑虑的种子也迅速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再然后徐盛英就再也坐不住了也直接站在了朱和坚的对立面意欲亲自下场、查明真相。
朱和坚也因为徐盛英的立场转变被逼到了死角退无可退。
*
但就在周尚景想要趁机说些什么、彻底改变局势走向之际霍正源突然间出声表态了。
霍正源轻轻咳嗽一声后缓缓道:“徐守备所言有理那些被捕落网的悍匪理应是让南京守军参与审问!”
听到霍正源的这般表态徐盛英当即是眉头一皱。
因为霍正源的说法是“参与审问”而不是“全权接管”两者含义截然不同。
接着霍正源又说道:“不过……徐守备终究是武将出身若是上阵杀敌、率军作战之事我自然是信任备至但审问断案之事徐守备与南京守军恐怕就是门外汉了尤其是拷问犯人之际如何让犯人们尽量感受痛苦同时又尽量不伤犯人们的元气这门手艺可不简单最好还是交给专业人士负责比较好!
更何况徐守备刚才也说了这群悍匪前几天挟持了守军武官、藏身于军营之中所以南京官府迟迟无法抓捕这些悍匪南京守军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这般情况下若是把悍匪们全权交由南京守军审问恐怕也不合适啊!”
很显然霍正源并不愿意让南京守军全权接管后续审问查证之事显然是另有算计。
而他的反对意见也直接打乱了周尚景的如意算盘!
就这样在操江武臣刘怀远毫无预兆的背叛了宋承仁之后、在南京守备徐盛英毫无预兆的背叛了朱和坚之后霍正源同样是毫无预兆的背叛了周尚景。
官场之上背叛之事屡见不鲜但今天却是格外的多。
周尚景很快就想明白了霍正源的心中算计。
对于霍正源而言那些落网被捕的“嘲风”死士无论是交给锦衣卫、还是交给南京守军又或是交给任何一个衙门皆不是最佳选择。
一旦是拱手交出了这些“嘲风”死士霍正源就只能沦为一个局外人再也无法插手后续调查审问之事也无法趁机攫取利益了。
所以霍正源的最佳选择就是把水搅混让任何一家势力皆是无法单独掌控局势最终结果就只能是几家势力相互妥协、联合审案调查。
这般情况下霍正源毕竟是亲手抓捕了那些“嘲风”死士也就拥有充分理由参与后续调查成为联合审案的相关一方说不定还可以利用各家势力相互牵制的机会主导局势。
但周尚景同样不会坐视霍正源的算计得逞。
周尚景愿意让徐盛英全权接管后续的审问调查之事不仅仅是因为徐盛英忠于德庆皇帝更是因为徐盛英出身于顶尖勋贵徐家即便是由他揭发了朱和坚的各项罪行但因为徐家一门双国公的荣耀已经封顶所以德庆皇帝的事后嘉奖也将会非常有限并不会改变庙堂格局、影响“周党”地位。
但霍正源乃是“赵党”干将一旦是让他有机会干涉储君更替之事“赵党”势力就一定会趁势迅速坐大让“周党”在压制之际愈发力不从心。
而且周尚景还必须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极为危险、后患无穷。
那就是——当霍正源掌握了朱和坚各项罪行的确凿证据之后朱和坚眼见自己的罪行即将败露也许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向霍正源许以重利说服霍正源暂时不要公开真相而是把相关证据秘密送往京城、交给赵俊臣处置。
与此同时朱和坚也派人同行赶往京城向赵俊臣割让大量利益再次说服赵俊臣与自己达成幕后交易协助自己遮掩真相、渡过难关。
官场之上利益取舍之际任何事情都说不准敌友关系之变化也总是超乎常理。
以赵俊臣与霍正源二人的性情即便他们再是如何排斥朱和坚、忌惮朱和坚但只要朱和坚愿意割让足够丰厚的好处他们二人也极有可能笑纳合作。
毕竟相较于幕后操控储君更替之事直接操控储君本人无疑是更佳选择。
而这种情况却是周尚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即便是可能性极低也必须严加防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