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规则系学霸
  4. 第四百零七章 赵大院士为什么会在这里?
设置

第四百零七章 赵大院士为什么会在这里?(1 / 2)


张刚川的一个‘好’字,说出来用了很大力气,他说完还长呼了一口气,仿佛是做出了个重大决定一样。

其中主要牵扯的还是保密问题。

昆仑发动机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c建造的涡扇发动机,也是一块军一用的发动机,普通人想看上一眼都不可能,发动机的相关研发资料,都是绝对保密性质的,换做是其他人,包括专家团里的院士,别说是想要查看全部资料,就算是某一部分的资料,都要给上级打申请才可以。

赵奕不同。

张刚川也是做出一番衡量的,赵奕是最顶级的学者,最顶级的科研天才,他个人成果高到只能让其他人仰望的程度,放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同时他的研究所创造出的影响力和价值,完全超越了昆仑发动机的存在。

如果赵奕身上出现了政一治性的泄密问题,昆仑发动机资料的泄露根本都不重要,上级高层或许更在意赵奕本人的问题。

张刚川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保密性并不是问题,也就直接咬牙同意了。

之所以同意的这么艰难,原因还在于昆仑发动机的研究上,昆仑发动机立项研究就花了二十多年,修复完善工作也进行了几年,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三十年,三十年的研究过程,会有多少内容c有多么的不容易可以想象。

现在发动机上的每一条线路,都可以说是研究团队的心血。

当初昆仑发动机立项的时候,张刚川还只是一个普通参与工作的研究员,后来发动机项目两次搁置,项目设计总指挥都走了三波,张刚川被提升成了项目设计师c负责人,他也从二十多岁人生最好的年华,熬到现在过了五十五四,可以说一生都奉献给了昆仑发动机的设计建造上。

在外界看来,昆仑发动机的建造也算是成功,不谈发动机的性能跟不上c暂时故障比较多等问题,最少也弥补了国内自主研发涡扇发动机的空白,有了昆仑发动机的研发经验c资料,再去研发其他航空发动机,也能找到一批有经验的研究人员,研发效率也肯定会提升不少。

但是,张刚川并不这么想。

几十年的努力都放在昆仑发动机上,就希望能研发一块追上国际高端水平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成果后性能却跟不上,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完善昆仑发动机使其能大面积装载到服役的战斗机上。

这样才感觉一生的追求生的努力没有白费。

“赵院士是顶级数学家,据说对什么都了解一点,而且还能提出不错的意见。”张刚川打听到不少消息,也期待的想着,“希望赵院士真能帮上忙,加快完善发动机的速度吧!”

张刚川有些期待的想着。

赵奕和张刚川谈好了条件,气氛就变得轻松不少,他问了一些发动机的参数指标问题,还了解下了一下国内现役战机情况。

国内的研发方向是先进的四代战机和五代战机,但服役的战机还是三代机为主,二代半到三代半战机的数量是最多的。

“五年之内完善昆仑发动机,达到可使用的目标,能用在三代半战机上,也许会计划装载几百c上千架。”

张刚川认真说道,“如果拖的时间更长,就可能会考虑研发下一代发动机。”

如果拖的时间更长一些,跟不上国内更换服役战机的速度,发动机就肯定用不上了,只能去开启下一个研发项目,不能说再用二十年c三十年,但十年之内,肯定是完不成的。

研发小组中年轻一些的,还能进入新的研发组工作,张刚川最多就是个顾问角色,差不多可以考虑退休了。

张刚川说着神色都有些苦闷,投入一辈子精力的项目,完成以后根本用不上,对他个人来讲确实很失败。

赵奕很同情张刚川,但他同意担任‘特聘专家’,可不是因为什么同情,而是自己很感兴趣,发动机的研发确实很吸引人,尤其还是航空发动机,研制成果就可能会装载到很多战机上,航空发动机就是战斗机的核心。

如果国内服役的主力战机,又或者最高科技的顶级战机,装载的发动机都是自己设计完成的,想想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赵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特聘专家是研发组外聘的专家,也可以理解为‘顾问’,因为牵扯到重大保密问题,不是每一个专家都能当‘顾问’,政一治背景不能有瑕疵,而且还需要上级认可才行。

因为牵扯到的都是有名有号的学者,聘用也需要上级的审批,协议之类就不怎么还重要了。

赵奕还是签了个保密协议,‘特聘专家’的工作协议,就只有短短几个条款,看

起来非常的简单,因为都是上级经费拨款,有工作成果上报后,不用再通过研发组,‘薪资’就直接打过来了。

最后一天的时候,赵奕还是和专家团在一起,到周边的景点转了转,轻松休闲的玩了一天,第二天就被专员送回了燕华大学。

赵奕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在,积累了不少的工作,他去了理学院c生物医学研究所,还到贺明成家里拜访了下,随后又确定开设一趟粒子边界理论的公开课,才稍稍的轻松了一些。

于此同时。

航空研发中心,昆仑发动机研发组。

张刚川正坐在办公桌前,桌上堆了两摞厚厚的文件资料,他一份份的仔细看着,还用笔不断做着记录,仔细思考着进行筛选。

赵奕提出要空发动机的全部资料,把资料整理出来都是个复杂的事情,因为很多重要资料牵扯到保密问题,张刚川只能自己来进行整理。

另外,他也是考虑到发送资料的条理问题。

这些资料不可能一口气全部发过去,一开始只能发送一部分,他知道赵奕对于发动机研发了解少,最先就需要发送框架内容,让赵奕对于昆仑发动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其中动力和输出端扇叶的部分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组成。

接下来则是设计构架。

设计构架都是围绕动力和输出端扇叶进行的,包括内部的转轴c外部的线路,也包括控制系统,等等,都是以中心两部分为基础,延展出来的设计,每一部分的设计资料,都能有厚厚的一叠文件。

因为最初的设计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很多文件内容都没有上传到电脑上,整理工作就变得非常复杂。

张刚川一边看着文件内容,脑子里不由得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一边记录着其中的关键内容,有些设计已经做出了调整,但他还是把原来的设计方案做了记录。

这时候,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了。

应邵文正站在门口,脸上笑眯眯的看过来,打招呼说了句,“老张,忙呢!”

“整理下资料!”

张刚川笑着解释了一句,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到一遍给应邵文沏了茶。

应邵文坐到椅子上,好笑的问道,“今天这么努力呀?专家团的人才刚走。你平时可不是这样的,而且有什么可干的,不可能你们这几天就有突破了吧?”

张刚川绝对不是懒惰的人,他工作起来还是很勤奋的,但做研究不是勤奋就可以的,昆仑发动机要做完善c修复,有好的建议才能继续下去,否则想改动方案都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这不是用程序设计软件,后台调试就会提醒错误,也不会有大量的用户反馈bug,想找问题都要自己去研究。

应邵文看向张刚川的眼神有些怪异,在他想来张刚川变得勤奋,肯定是因为受到了‘刺激’。

什么刺激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