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刘备的日常
  4. 1.105 礼乐刑政
设置

1.105 礼乐刑政(1 / 2)


鸣镝射空,鼓声隆隆。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

短桨称楫,长桨称棹(zhào)。南港笔直航道上,龙舟楫士奋力划水,周典并进。你争我夺,难分良泰。两岸围观人群,山呼海啸,欢声雷动。

龙舟楫士,多出自蓟国船户。民船虽皆改成机关轮桨,然划船技艺,断不可弃。蓟王推出龙舟竞赛的目的,也在于此。总归是物极其用,技艺需以人为本。与骑手类似,职业楫手,亦开始在蓟国各港城,悄然兴起。

许过不久,龙舟便将与赛马并驾齐驱。成为另一项全民运动。

此亦是刘备所乐见。

正月旦会前。正腊罢朝,百官俱贺岁。与民同乐,正当时宜。

蓟国文修武偃,大治之兴。国中路不拾遗,国民丰衣足食。宽法严律,吏治清明。好一片人间乐土。

“主公何不兴乐府。”上庠令郑玄,趁机进言。

“乐府”,始于秦,武帝后加改扩。乃是掌管音乐之署寺。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及采集歌词。因采集大量民歌,后乐府亦成为特有的诗体名称,称“乐府诗”。主官称“乐府令”。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至成帝末,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择其精华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后,汉代再无乐府建制。

今汉,管理音乐的署寺,一为“太予乐署”,主官称“太予乐令”,相当于前汉时太乐令,隶属太常卿。一为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属少府。今汉乐府诗,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整理、演唱及保存。

天下皆知,蓟国无宦官。黄门鼓吹署,自难成立。

太予乐署,只掌管宫廷雅乐。称“太予乐”。“太”亦作“大”。蔡邕《礼乐志》:“汉乐四品:一曰太予乐,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二曰周颂雅乐,典辟雍、飨射、六宗、社稷之乐;三曰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四日短箫铙歌,军乐也。”汉宫所用四乐,统归“太乐署”,“太乐官”掌握。明帝永平三年(60 年),改“太乐署”为“太予乐署”,改“太乐令”为“太予乐令”。置太予乐令一人,秩六百石。下属员吏二十五人,乐工、舞人三百八十人。

换言之,雅乐和民乐,分属二署。

乐府,更偏民乐。

既无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民乐。此时立乐府,正当时宜。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素王孔子所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位列四艺之前,仅次于“礼”。因“乐经”失传,故才称“五经”。音乐的重要性,足见一斑。

《礼记》更将“礼”、“乐”并立:“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新开一署,事关重大。知蓟王不喜劳民伤财,右相耿雍遂问道:“请问郑公,国中不缺乐师,民乐亦广为传唱。为何还要新设一署。”

“右相当知,国中胡汉杂糅,乡音俚语,南曲北调。胡笳、胡琴、羌笛、胡旋、胡腾,亦广为流传。新设乐府,宜将胡乐,亦纳入其中。取长补短,善莫大焉。”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何人可当乐府令。”

郑玄笑道:“东凌令杜公良,乃适合之选。”

先时,蓟王开东凌矿邑,造铸币铜锭。并将首任东凌令,授予与华大夫等人并称“蓟国四奇”之杜夔,杜公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