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摇头,“基本没来过。”
王磊不奇怪,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坐过汽车呢,没来过市里的更多了。
“这个纪念碑是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南原的一场战役,咱们冲平当时也是个分战场,县里靠东有个地标,就跟这个有关……”注意到她的目光在不远处的纪念碑上停留,他热心地主动朝她介绍。
纪念碑上只廖廖记录了这场战役的时间地点,如果不是王磊介绍,她绝对想象不出这背后惨烈的伤亡数字,也不会知道当年军民相互掩护的动人故事。
梁玉微微红了眼,心中心痛与感动兼有。
王磊讲述时,说到背后的战况也是声音沉痛,这会儿说完了,他又恢复朝气蓬勃的模样。
“历史要铭记,但不可沉湎。咱们要做的就是发愤图强,努力建设祖国,让祖国争取早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梁玉为王磊的发言感到意外。
她来这个时代不久,但也发现了,这个时代,有些风气很不正。
比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她甚至还听过个口号,“到美国去,到外国去,到不说国语的地方去。”
很多人嘴上说着爱国,提起列强侵华史也是义愤填膺。但若说到移民,也是一个个眼睛发光,觉得“刷盘子也比国内强!”
梁玉对“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个梦想没什么感觉,她前二十多年都生活在体验感比英美更好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这个词没什么向往之情。
但,王磊的发言仍然让她很欣赏。
他有知识有见识,明明知道现在国外的条件就是比国内好,却还能保持情怀不移,这就很难得了。
就冲这一点,梁玉就愿意跟他做朋友。
梁玉做翻译时,王磊也在旁边听着,他时而还会问她一点问题,他极有分寸,从不会打扰梁玉的工作。有时候,还会及时补充一点郭老师没放在心上的基础知识。
一天相处下来,两人倒是颇投契。
傍晚,外国人回宾馆,梁玉则跟着工作人员回文化局,她早上跟谢齐光约定过了,傍晚来文化局接她。
王磊也要先回文化局交付相机和胶卷,他们两个并肩走着,一边闲聊,梁玉一边大口喝水。
大概是腹中胎儿压迫内脏,她现在有点尿频。白天怕耽误事,她就尽量少喝水,说了一天的话,她嘴巴都干得起皮了,现在就赶紧补充水分。
靠近文化局时,看到谢齐光的车已经停到了路边,她想起来,问王磊:“你怎么回去?”
“公交车吧。”
梁玉一思索,说:“你还了相机先别走,我问下能捎你回去不。”
她跨过马路,直接走到驾驶位外面,拍拍玻璃,等谢齐光摇下车窗,笑得讨好地问:“你介意帮忙带一个人么?”
“也是咱们冲平的。”
谢齐光戴了副墨镜,无可无不可地点头。梁玉顿时高兴,等到对面的王磊出来,立马大幅度摇胳膊,“王磊,这里!”
王磊笑嘻嘻穿过马路来到车子跟前,看到谢齐光,心中了然。
郭老师不爱说闲事,他只从文化局那里听过介绍梁玉来的人是个“做生意的,长得挺俊,还有小轿车的后生”。
做生意的,有车,还年轻好看,王磊之前在心里对这个人身份就有猜测。没想到,还真让他猜准了。
王磊看下谢齐光,笑着转向梁玉,示意她介绍。
“这位就是——”你老公吧。
“我哥!”梁玉很快速地接话。她昨晚忘记了跟蒋从英说认干亲的事,不过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她提前熟悉下称呼也没啥。
王磊笑容一顿,迅速就明白了。
他懂。
“这是王磊,历史老师。”梁玉冲谢齐光介绍,她打开后车门,一边往里钻一边问往副驾坐的王磊,“对了,你是哪个学校我还不知道呢!”
“一中的。”
王磊回完梁玉问题,笑着又跟谢齐光介绍遍自己。谢齐光嗯了一声,吐出三个字,“谢齐光”,就算完了事。
他回应冷淡,梁玉怕王磊多想,赶紧解释,“我哥不爱说话,能说一个字,就绝对不会说两个字。”
王磊点头,表示理解。
原来是性格本来就这样啊,不是对他的态度有问题。
“咱俩聊,别耽误他开车。”
谢齐光的性子,在梁玉看来,很有点捉摸不透,她担心他不乐意搭理陌生人,王磊再跟他搭话时,他给人家难堪就不好了。
他们两个人都有话唠的潜质,一旦开始聊,车厢里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和笑声就没断过。
被扣上“天性冷淡”帽子的谢齐光,余光瞥到后排女人笑得欢实,面无表情地伸手把后视镜转了个角度。
对外说他是她哥?
呵。
把王磊先送回家,梁玉上个厕所,回到车上又开始灌水。刚刚跟王磊聊得太欢,她嘴巴又干了。
跟刚刚王磊在时相比,此时的车厢安静地简直过分。
谢齐光抿着唇,冷着脸,直到车停在谢家门口,他才问:“你跟他很熟?”
梁玉心大地回答:“还行吧,今天才认识。”
才认识第一天,一个小时路程中说过的话,比跟他说过的所有话累计起来都多。
说得嘴都干了,可真能耐!
“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