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其告一段落,但也只是双方各退一步,因为兴献帝与兴献后的名号前还有本生两个字。也就是说假如后人介绍朱厚熜,会指着弘治的排位说,这是朱厚熜的爹,指着兴献帝的排位说,这是他本生爹,归根到底还是要叫人爸爸。
嘉靖本来还想提进一步的要求,但是被李乘风拦住了。李乘风虽说对朝政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清楚,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这么说或许有失偏颇,毕竟兴王一家是真的父慈子孝,但小皇帝心中未必没有想要夺权的念头。
于是李乘风劝道:“陛下稍安勿躁,如今您初登大宝,连着驳回内阁两次,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已经清楚您是什么样的人。杨首辅为官几十载,门生满天下,倘若逼迫的太紧,唯恐他触底反弹,暂且先这样吧。”
“世界上哪有人有两个爹?难道他杨廷和一日不点头,朕就要受一日委屈不成!我们俩到底谁是皇帝!”朱厚熜依然忿忿不平,他也知对方说得有理,可心中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李乘风笑了:“杨廷和都已经六十多岁了,您才刚刚十五,陛下饱读诗书,想必比贫道更加清楚卧薪尝胆的道理,这终究是您的江山。”
朱厚熜被安抚,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个建议。最终,礼部决定兴献王园寝升格为陵寝,称显陵,并以天子之礼祭祀兴献王。
他这边是接受了,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却还不算完,他们可能是觉得自己同意了皇帝的请求,皇帝就也要拿出诚意。所以第二日便上奏,要求将出头鸟张璁调到南京刑部,给他个六品主事。
当年明成祖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在南京做了几年皇帝,觉得心不安,决意迁都,南京视为留都,保留六部。但这个六部大家都清楚,无非就是养老流放的地方。一心想要平步青云的张璁皇帝都没单独见过,就灰溜溜的滚去南京了。
原本杨廷和还想拿李乘风这个不伦不类的女道士开刀,不过被朱厚熜极为激动的驳回了。
闹到现在这样,局面可以说已经很僵持了,皇帝和大臣互相看不顺眼,即使有费宏这样的温和派,朝野依旧议论纷纷。
蒋氏和两个女儿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宫了。几人头一回进紫禁城,还好有李乘风前后打点,蒋氏又要强,手下人争气,也没闹出什么乱子。
后宫已经许久不见什么新鲜面孔了,正德女人虽多,但大部分都在豹房里供他享乐,有封号的只有宫里的几位,弘治更是一夫一妻坚定践行者。
面对如此陌生的环境,即使纯茵这种活泼的性格也不由谨慎起来,更不用说心细如纯莹。李乘风看着噤若寒蝉的姐妹俩,微微笑了一下:“宫里所有事都有人安排好,你们尽管住便是,什么不方便的就跟贫道讲,实在不行还有皇上。”
“那要是我闯祸了,宫外那帮坏人不会找二哥麻烦吗?”纯茵拉着他的衣角,怯生生道。显然她们在宫外已经听说了朱厚熜这个皇帝处境并不好,就连蒋氏此时都状似有意无意的竖起耳朵偷听。
也不知周围人对她们说了些什么,李乘风颇有些哭笑不得。心道这可不行,本身朱厚熜的性格已经够偏激的了,如果身边血脉都对朝臣有意见,或多或少又会影响到他。历史上的嘉靖不就是终其一生无法与臣子们相处好,最终导致这几十年大明党争露出苗头,贻害无穷。
“陛下与朝中众大人们的争论,是私事的争论,几位阁老人品学识具是一流,在国事上也从未含糊。陛下身为九州之主,往后身边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也许依然会有许多与他意见相左的,但只要是真的为国尽忠,那就该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如此方能天下归心。他们君子端方,定不会与你们为难。所以不用担心这个。”李乘风极其认真的说道。
两姐妹见他笃定,也就没说什么,倒是赶来问候家人的朱厚熜无意间听到这番话,沉默思考了许久。
好长时间没见的兄长突然现身,纯莹纯茵还有些不自在,在身边教养嬷嬷的提点下连忙行礼。朱厚熜将二人拉起来:“做什么,以后看见朕都不用搞这一套。”
“可是……”纯茵犹豫的看了看身边,自从进京,宫里派来的礼仪嬷嬷就一直在她耳边唠叨,君臣有别,哪怕是同父同母的亲哥,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小皇帝又不悦了,冷冷的看了一眼身后的奴才,斩钉截铁道:“朕说不用就不用,这点小事还要过问旁人不成?”接着又仿佛献宝的说:“东西早就备下了,母妃喜欢的演武场,纯莹的书阁,还有纯茵,你不是说想要个大点的房子养鸟吗,等这阵子忙完了,朕都给你们建好!”
李乘风好笑的看着吹牛皮的皇帝,跟家人在一起,此时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王府少年,在旁边打趣道:“陛下,贫道可有?”
朱厚熜大手一挥:“有!等着朕给你建九千九百九十九所道观!让你扬名四海!”
李乘风笑眯眯的道谢,经过二人的插科打诨,母女三人总算是放松了点。
对于几位女眷的尊号住所,杨首辅倒是没怎么小气,痛痛快快的点头。嘉靖封蒋氏为本生兴国太后,朱纯莹为永福公主,朱纯茵为永淳公主,分赐宫殿以供居住。
眼见把亲人们安顿好,朱厚熜松了口气,他这段时间大悲大怒,终于是有一件顺心的事了。
但是这还不算完,虽然李乘风劝了两句,可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已经让朱厚熜如坐针毡。
他也知道李乘风不愿参与到这种斗争中来,靖华一介女流,出不了庙堂,入不来后宫,纵使有经世之才,也没办法施展。况且他还有私心,总觉得从在王府,一直都是对方在保护他,他已经十五岁了,怎么也想为其遮风挡雨一回。于是便只给了李乘风个闲职,让他好好管道教,远离凡俗。
至于前朝,嘉靖当然另有安排。
大礼议后不久,他就以“录从龙功”为名义将自己藩府内大大小小六十六名官僚们授予了职位,其中大部分为锦衣卫。尽管他们所授职位从百户到锦衣卫指挥同知级别不等,但绝对不能小看这批人的能量。因为作为特务机关的锦衣卫名位虽低,但权势极重。更何况作为皇帝的亲信的这批“从龙功臣”,往往有着无穷的升职机会。
朱厚熜如此重用藩邸旧臣,时人自然有所察觉。嘉靖元年七月,监察御史汪珊上言说圣上而今不以能力选人,更换的尽是些亲信。
但是内阁却出乎意料的,一片沉默。
原因就在于朱厚熜在朝堂上,全力支持杨廷和对于锦衣卫的清洗。
锦衣卫人员最初是仪仗队,后演变成特务机构。正德皇帝胡闹,使得宦官的干儿义子和勋贵子弟大量转职锦衣卫。朝廷养这些蛀虫每年入不敷出,户部尚书成天眼泪汪汪,头发都要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