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道:“他也不在山前山后。这山中有一条涧,叫做枯松涧。涧边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的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小妖儿又讨甚么常例钱。”
悟空奇道:“汝等乃是阴鬼之仙,平日受百姓香火供奉,又有何钱钞?”
众神道:“正是没钱与他,只得捉几个山獐野鹿,早晚间打点群精;若是没物相送,就要来拆庙宇,剥衣裳,搅得我等不得安生!万望大圣与我等剿除此怪,拯救山上生灵。”
悟空点头道:“叫老孙碰上了,必还你们一个公道。你等既受他节制,可知他是哪里妖魔,叫做甚么名字?”
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圣婴,婴儿……悟空心有所悟,又骂道:“好你个牛大哥,老孙可要问你个管教不严之罪!”回头嘱咐八戒、沙僧道:“师父有随身护法,这圣婴大王想夺他炉鼎没那么容易。你们再此少待,休要跟他起了冲突,待我找他老子去也!”
八戒悄悄对沙僧道:“这猴子性子急,一时也耐不住,这不,去找这魔头的老子兴师问罪去了。”
悟空隐去形迹,不声不响,悄然到了花果山。见旌旗招展,阵势严密,悟空喜道:“元帅、健将与护法他们,倒着实不用老孙再操心了。”
悄悄找到牛魔王,叙了别情,悟空苦笑道:“牛大哥,小弟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来便要麻烦大哥了。”
牛魔王拍着悟空后背道:“你我过命的兄弟,就是天大的麻烦,老牛也当被盖,兄弟莫要吞吞吐吐,但说无妨。”
悟空微微叹气,将一来二去、前因后果印入牛魔王灵台。
牛魔王怔了半晌,一拍桌子,怒道:“小兔崽子,他娘一向疼他爱他,却反了天了!”
悟空忙道:“牛大哥莫气,令郎未过妄心天劫,行止有些胡闹,倒也情有可原。“
牛魔王摇头道:“七弟,话不能这么说。老牛犹还记得百千年前,大鹏、狮驼与白象犯下大过之后七弟之言。不能因身份而脱罪,否则就是乱法之魔!犬子知法犯法,知错而做,饶他不得!”
不错,不光红尘内外须有界限,在修行人中也必须共定严规,还要自觉,自省,共守。
什么是对错、是非、善恶?什么是为与不为?
知对而行就是善,知错仍为就是恶。对错难定标准,可心性不能有偏。“已之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拥有常人没有的道法神通后。
对于世人,心怀侥幸,知错犯错是常态。比如官场中人,绳之以法后是万人唾弃的贪官,绳之以法前都是人人逢迎的显贵,天壤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而
修行就是要去掉这一线之隔,回归本心,而非做给别人去看。而回归本心只是起始,然后方能真正拷问对错,修磨心性,感悟天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悟空又呆了半晌,笑道:“看来牛大哥心思通透,小弟不必多言了。”忽想起圣婴的话:“孙悟空啊孙悟空,人皆称你为大圣,提起你的名头崇敬得跟什么似的,在我圣婴大王眼中,不过火中上蹿下跳的猢狲罢了!”
在他眼里,老孙不过跳梁小猴罢,那么在他人眼中老孙又是何人呢?他人眼中的我,就是真我吗?
悟空便问道:“牛大哥,在你眼里,小弟是何等人物?”
牛魔王想了想,笑道:“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猴王,脑筋清楚,杀伐决断,老牛这千年来交过无数狐朋狗友,哪个也不及你一半。”
悟空自语道:“在他人眼中,老孙又是什么样的人哩?”
忽听见远处柔声如水,细细传入悟空耳中:“在世人眼中,孙悟空是大闹天宫、搅得天界不得安宁的难缠鬼,在我眼中,不过是个心济天下却少有人懂的猴子罢了。无论他人怎么以为,你都是你,你总是你。”
心中一个悟空,世间一个悟空,哪个才是悟空?
顿悟就在一刹那间。
悟空朝着天上长揖道:“脱胎换骨,婴儿出现,谢二郎真君指点!”
作者有话要说:换骨天劫,婴儿出现,大概是就修真文中的“元婴”了。不知道小风解释清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