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桐饭馆靠近三叉路口,周围也有几家饭馆,客源是不用担心的;离灶王庙也不远,方便照顾荆家岭避难得到村民;最主要靠近后山,荆疏桐可以常去后山采摘新鲜天然的食材。
荆疏桐自知由于大饥荒,粮食短缺,而且自己对食物的烹饪也就只有简单的几种。如果没有独出心裁的新花样,这个饭馆是经营不下去的。
既然粮食短缺,那么与大米和面条等主食有关的食物是不能涉及的。一方面材料不足,另一方面花样再多也不会多到哪去。
一些家常的蔬菜,周围的饭馆都有。而且大家的味道几乎都差不多,新开张的饭馆肯定是没有老字号的饭馆吸引力大。所以必须推陈出新。
除此之外,从小就跟山林打交道的荆疏桐,不得不说对山林的熟悉程度好比常人对菜园的熟悉程度。因此,荆疏桐可以利用后山自己熟知的野菜来招揽客源,吸引顾客。
后山有颜色鲜艳且味道极佳的果子,荆疏桐将这些果子拼凑在一起做成水果拼盘,抹上一些酱料做成水果沙拉也是很受喜欢的。还可以同蔬菜一起做成水果蔬菜沙拉。
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还可以做成蔬菜沙拉,那也是赞不绝口啊!(这些都是现代人常见的吃法,但是古人并不知道,不过荆疏桐是现代的白素贞穿越过去的。)
那时候野菜品种极其丰富,但是奈何种种原因,直到现当代,好多不知名的野菜才被一一证实其可食用性,这些也是只有荆疏桐才知道的。
古时候的烹调方法确实主要有炮、煲、烫和焙炒这四种,但是现代有煎、炸、焖、炖、蒸、炒、烤等多种,这些荆疏桐更是了如指掌。
疏桐饭馆的食物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花样百出。菜名独特,菜式多样,餐桌风格多异,每一道菜摆的图案都是荆疏桐自己亲自设计的,就像一幅美妙的画,很是吸引人。
疏桐饭馆里的每位顾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就餐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和风格。这个在当时绝对是首推第一家,很是受广大黎民百姓的厚爱啊!
最主要的当然是价格方面。荆疏桐善解人意,知道饥荒时代,大家都没有富余的钱财去食用昂贵的饭菜。于是,荆疏桐在不让自己亏本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菜品的价格。
很快,方圆几里内的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家叫疏桐的小饭馆。老板娘温柔美丽,落落大方,厨艺精湛,还是个未出阁的家道中落的千金大姑娘。
不仅如此,疏桐饭馆的食物,新颖不贵又好吃。无论你对食物多挑剔,在疏桐饭馆总能找到符合自己胃口的那一道菜。
就这样,荆疏桐小饭馆声名远扬,在当地广受好评,很受欢迎。才开张没几天,疏桐饭馆的生意就日益红火起来,每日门庭若市的盛大场面便是荆疏桐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