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翰林院做事如何?听翰林院的老大人们说起你,很喜欢读书,修葺杂书,这是为何?”
“周大人容禀,下官幼时便极爱念书,央了父亲送我去念书,那时家中艰难,没有银子买杂书,自此后,每见感兴趣的书籍,便想一睹为快。”
周大人点了点头,又问道。
“既然你家中贫寒,为何还要费银子念书,可知你的母亲艰难,你妹子更是年纪小小就撑起整个家,可体谅过他们的辛劳?”
张月启闻声,肃穆几分
“自然是知道的,母亲辛苦持家,妹妹为了我念书,也想尽法子赚钱,可我不后悔,我做官不是只为了自己,也为了光耀门楣,让我家里过得更好。”
张月启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说得也很通透,在这个朝代,贫寒人家翻身的机会就是考科举,之后做官光宗耀祖。
自来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下等的,叫人瞧不起,特别是做官的人家看不上,觉得满身铜臭,可张月启觉得商人才是运转的掌舵人,才能让百姓的生活更丰富。
张月明努力念书考科举,为的就是做官,张夫人面上有了面子,身份提高,张月明也得以提升,日后的夫婿人选也能更好。
周大人接着又抛出几个问题给张月启,俱是有关做人,有关做官的,张月启性子沉稳,并不因为迫切的关系就紧急作答,而是每个问题先在心里组织一遍语言,再慢慢说出来。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一样,但是却得了周大人的另眼相看,觉得这个年轻人沉稳可靠,可以托付之人,之前就有过预想,但现在看到真人,考察一番,觉得真如翰林院的老先生所说,张月启此人果然稳妥。
张月启紧张地度过了几个时辰,而后周大人面色不怒不喜,挥挥手便送客了。
周夫人听到消息,赶紧过来,指使几个丫鬟把好些果子,布匹等物搬上马车,笑嘻嘻地跟张月启说话,张月启晓得这是未来的丈母娘,不若老丈人那般威严,自然压力小得多,谈话也轻松坦然,最后才拱手告辞。
张月启的马车嘶鸣声在外响起,张夫人忙地叫管事出去接人,待张月启走进门,张夫人紧张地询问情况。
“儿子,周大人可有为难?听说周大人是工部出名的黑脸,莫不是要为难你罢?都说老丈人看女婿,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的,可真叫我担心。”
张月明恰好带着丫鬟走进来,听到她娘亲的话,不由得笑出声来。
“娘,您可一天想太多了,周大人再不济也不会为难自己的女婿,不然周夫人可得给他坏果子吃了,哥哥你说是不是啊?”
张月启每次面对妹子的调侃都抱赫,他口齿没那么伶俐,自然说话慢条斯理,以理服人,可这对张月明没啥大用,因为这个姑娘根本就不是讲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