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最后,作家告诉刚刚开始成年生活的学生们“打开自己,直面各种可能性。这个世界的深广远超你现在想象的边际。这意味着,你自身的深广也将远超你现在的想象。”
看完这篇文章,我没有和儿子再交流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我要做的是学着重新认识儿子、理解儿子、跟上儿子的思路,做一个可以和他平等交流对话的家长,而不是被他越来越远地甩在身后。
我不得不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了,而我还站在原地。我还没有适应做一个十六岁男孩的妈妈,母子关系更多地停留在我对过去的回味中,而不是未来的展望里。我只是希望我家这个学生苦读十多年能够顺利考入名校,至于他下一步的人生目标从来没进入我的视野。我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其实不乏口是心非,难怪被儿子不屑为“庸俗”。我既希望儿子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又总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我既想让他长大自立,又巴不得他永远在我的视线之内;我一方面厌恶国内教育的浮躁和功利,欣赏国外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一方面又恨不得儿子所有时间全花在“正当”的学习上;我嘴上说着只要他尽自己的努力就行,其实时时把考入名校作为紧箍咒悬在他头顶;我对“成功学”不屑一顾,其实在我内心深处,考入名校好像才是唯一的“成功”标杆;我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说法上不以为然,其实在我心里,无疑是希望儿子第一个冲刺来满足我的虚荣心。对于儿子的很多想法,我不是理解和接纳,而是驳斥和打击。我试图用我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有意义的,怎样可以少走弯路。我那些有点功利、虚荣的愿望,何尝不是对儿子的人生目标简单化、功利化呢?
儿子已经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了,我还牢牢抱着世俗和功利的期待不放,完全没有意识到儿子在这个多元化的复杂环境里应该有独立思考、理性选择的能力,应该有健康、快乐,自己想要的人生。对我自己的人生我不愿随波逐流,可是对于儿子的人生,我竟然就想随大流。我心里只是希望他长大成人,可是我实际上把自己混同于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期待他走我希望的路。
无论儿子以后的路会怎样走,已经度过了青春期的迷惘,知道思索自己的人生,清楚自己内心的目标,都应该是一条风光无限的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条路,才开始,也不会有尽头。尽量放弃固步自封,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意气用事。努力地走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闲庭信步,追寻自己,找回自己,最终做好自己。”
感谢成长中的儿子,给了我这样一个重新认识自己、思考人生的机会,也让我能有机会看到另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人生。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