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家门的荣光(科举)
  4. 28、县试(1)—诗
设置

28、县试(1)—诗(2 / 2)


这道题并不难,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先审题,如果连‘菡萏’是什么都不知道,肯定就凉了。

科考诗题目一般都是出自典籍。

魏停云思考了一会儿,菡萏出自《尔雅》和《国风》,指荷花或未开的荷花。

审完题就得想立意了,古人咏荷花或吟咏它和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或描写它盛开时候的美景、田园水间嬉戏等……

要想稳可以写这些,但要是想拿高分就需要升华得更高一些。

县试的试卷并不是本县自己批改,而是有府州统一调配,各县之间交错改卷,登县的试卷有可能是由百里外的书院夫子阅卷。

阅卷人都是各县学博士、书院大儒等,看他们的试卷,估计像看小学生或写作文、初中生写论文。

所以,魏停云觉得不能用泯然众人的立意,需要在标新立异中升华。

魏听云记得,唐朝诗人李商隐也写过一首《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首诗,情感跌宕,先是说花叶不同命;

而后歌颂荷的高洁品质;

李商隐有才,二十多岁就进士及第,但夹在了朋党之争中,郁郁不得志……所以这首诗最后以花叶相印、同兴衰共命运表达了自己渴望知己和寻求仕途依托之意。

魏停云比照这首诗诗花叶相依托的形象和意境,将其升华为——我与大昭。

魏停云首两句先说荷花—花叶相依;

三四句阐述大昭子民百姓与大昭花叶相依、同呼吸共命运;

五六句阐述大昭百姓勤恳辛劳、民风淳朴,如荷花的高洁;

然后褒扬大昭的繁盛,如少年之态,盛花之期、蒸蒸日上;

最后七八句升华,表达自己不仅爱国,而且忠君,吾皇万万岁那种,每个花瓣都是我的小心心、赤胆忠心……

仄起平收式工整的八句,谁敢给低分?认为我写的不好,就是认为我说得不对,认为我说得不对就是认为忠君爱国不对!

颇为满意的写完第一题,魏停云觉得肚子里也开始咕噜噜了。

就拿了一个鸡蛋饼,边吃边看第二道赋题,想了想,还是把试卷拿的远一些,万一脏污了,可就完蛋了,是要被判定故意留标记的。

而且时间还绰绰有余,本场考试卯时二刻(早晨五点半左右)开始进场,辰时一到(早七点)开始,酉时终了(晚七点前)结束。

现在才半晌午,魏停云舒口气边吃边闲看了下周围和对面。

巡场的人来回走动,其他考生要么在抓头搔耳,要么一手苦恼的揪着头发,一手奋笔疾书。

“菡萏,草字头,应当是株草?”魏停云听见旁边格子间的仁兄还在自言自语。

“噤声!”巡场的人吼那人。

魏停云吃完鸡蛋饼子,又喝了几口米浆,缓了下就开始作赋。

第二道作赋题,是魏停云最不擅长的一类。

这种介于诗和古代散文之间的文体,不仅要求押韵换韵、声律韵准确;

错落有致中又要求对仗工整、追求骈偶;

还讲究词藻华丽、典故并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说过:“以赋观诗,较若纷至沓来,气猛势恶。故才弱者只能为诗,不能为赋。”

历代以来,写赋写得好的,无一例外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学问家兼大文学家。(注1)

因为赋确实不好写,所以县试这个阶段的赋题,算是比较宽松的。

此次就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写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的哪一种,也并未卡死只能用哪些韵脚。

魏停云笔杆顶着下巴看试卷,竟给了一幅图作为作赋题的——题目提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