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兵劫牢之前,廖化的对手是没有战斗经验的流民,得到这些囚徒的补充,敌人不论是战斗力,还是组织力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勘察完大牢的劫狱现场,询问过被俘江东兵的口供,廖化正准备下令对敌人进行进一步的侦查,新的噩耗又传来了。
那名曾跟廖化发生过矛盾,并且击掌盟誓的夷兵首领遭到了刺客的暗杀。
死因并非刀伤,而是枪伤,江东军和流民的嫌疑就小了很多。
不少夷兵认为,廖化指使了这场谋杀。
在没有进一步证据之前,廖化很难自证清白。
所以,他迫切希望沙摩柯尽快带五溪蛮兵进城。
有五溪蛮王的支持,廖化对夷兵的安抚将会更轻松。
拍出部分将士追查逃出大牢的囚徒下落,廖化来到死者的部队中,见到了暂时领兵的死者表弟。
缅怀使者,安抚好现场夷兵情绪之后,廖化许诺,一定会对真相追查到底。
返回东门的时候,廖化遇到了传令兵,潘濬的使者已经到达了城下。
使者指名道姓请求接见廖化。
……
为了避免使者和城内的江东军取得联系,廖化把会面的地点定在了东门城头。
同时,限制了入城人数。
使者是一名青年文士,孤身入城,没有向廖化行礼,似乎桀骜不驯。
廖化:“江东军在东门惨败,昨天晚上又损失了多名精锐,今天潘濬又把先生送进城,这是觉得我们荆州人的刀剑不够快吗?”
廖化的本意是想杀杀对方的威风,之后可以更好的谈话。
青年的态度很强硬,“你的刀虽然快,但能砍断我江东人的铮铮铁骨吗?”
对方不配合,那廖化也没有废话,招呼了两名士兵,让士兵把使者拉下城去砍了。
下达命令之后,廖化转身来到城碟附近,背对着使者。
刚开始,文士没有求饶,似乎很硬气。
随着脚步声和拖拽声的响起,文士开始求饶了。
廖化转过头,呵止住两名汉兵,他同样很紧张。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但是,如果文士执意让廖化下不来台,那么廖化也只能拿对方祭刀了。
再次看到廖化,文士没有了桀骜神色,但还是为自己的行为解释了一番,“我不是怕死,而是重要军务在身,等我说完话之后,廖将军如果还要杀我,在下绝对不皱一下眉头。”
虽然说了硬气话,但态度已经缓和了,廖化询问起使者的目的。
使者转达了潘濬的口述。
按照潘濬的说法,荆州战事已经持续了近一年。
兵马劳顿不说,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武陵郡地处荆州西南,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潘濬不希望这里沦为战场。
使者带来了潘濬的邀战口信,希望廖化能够带兵出城,和江东兵进行决战。
通过决战定输赢,可以把对武陵郡的破坏降到最小。
为了表现城诚意。潘濬还声明,愿意带兵后退,放任武陵兵马出城布阵。
潘濬的这一席话,廖化是一句都不信。
如果潘濬真的一心为民,他也不至于内应孙权。
潘濬明显得到了孙权的信任。
武陵郡虽然位置偏僻,但也是荆州大郡,又长时间受到刘备的统治。
孙权背盟偷袭荆州,人心思汉,遇到反抗,应该调集重兵剿灭。
排除掉驻扎在西荆州和熊山廖化军对峙的部队,孙权麾下还有朱然、胡综这样的亲信将领。
使用潘濬这个降将,本身也说明了问题。
廖化理解潘濬寻求决战的心思,江东军比汉军更不愿意让战事持续下去。
一旦江东军在武陵牵扯太多精力,其他占领区怀有异心的人也同样会蠢蠢欲动。
廖化还有一个猜测,潘濬主动寻求决战,很有可能是探查到了五溪蛮参战的消息。
所以,希望在出现明显劣势之前进行决战。
不论潘濬有什么想法,对于廖化来说,决战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廖化直接了当的回绝了潘濬的邀战。
廖化表示,城中粮草充足,混入城里的江东军已经全军覆没,将士们没有兴趣出城作战。
廖化反而托文士给潘濬带个话,想要获得武陵城的唯一办法,只有强攻城池。
文士想要劝几句,但廖化已经下令送客了。
使者在城头待的时间越久,越容易掌握临沅城的虚实,廖化不想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