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逆流1982
  4. 第九百八十二章 山寨版随身听
设置

第九百八十二章 山寨版随身听(1 / 2)


接下来的几天,段云的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已经走入了正轨,这5名退休教授白天不是泡在车间查看设备,就是在办公室里绘图,晚上的时候还要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新产品研发工作正在迅速推进。

而李国胜在广州发出招聘启事后,很快就有了回音,前前后后来了七八十人,都是来应聘产品技术研发所的工作的。

这些应聘者中大部分以中年人为主,几乎全都是以前国营企业的一些技术员,学历技校,中专,高中都有,但还没有出现大学学历的人才。

不过经过段云一轮轮的面试筛选之后,最终只留下了八个人,基本上都是中专生,而且让段云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应聘者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北国营企业的技术员。

80年代之前,东北毫无疑问还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而这个时候的南方根本没有多少像样的重工业,当初苏联援华的156项重大工程中,援助东北的就占了110项,可以说当时的东北是国内最为发达的地区,而南方这里只有一些纺织类的轻工业能拿得出手,但远不能和东北重工业基地相提并论。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沿海城市逐渐成为国内经济的重心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为所处的区位不利,所以在对外开放初期,没有抢先实现原始积累,后续也叫南城街先富地区的产业转移。

其次就是计划经济时期失血过多,一直以来,东北地区对全国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国家从中抽取了大量的税收,另外还从东北调集各种资源,人力和设备,支援全国各地,这也就导致了东北地区的财富流失太快。

到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东北国企的工人收入和南方逐渐拉开差距,虽然大部分国企还能维持,但是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收入低,待遇差,导致大量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留下了南方。

在这些留下南方的人才中,很多都被私企聘用,给这些私企带来了最迫切需要的产品技术,搞活了很多私营企业,而此消彼长,东北重工业企业则逐渐已经为衰落埋下了伏笔。

段云这次面试通过了几个人都是来自国企,年龄基本都在三四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壮,经验和社会阅历最佳的时段,段云也算是捡到了宝。

其实说白了,之所以段云能够顺利招了这么多人,主要还是因为他开出的工资待遇算是深圳这边比较高的,比不过那些中外合资企业,但绝对比深圳这边的国企和其他私营企业要强上不少。

“段经理,这次又有三个人过来应聘,咱们现在已经招聘8个了,还需要再招人吗?”此时李国胜来到段云办公室后问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