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明宫小食光
  4. 58、第 58 章
设置

58、第 58 章(1 / 2)


侍讲官皆是翰林院出身,无一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格物”之说又是儒家经典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随便扯出一个人来,都能说出一番高论。

一个姓崔的老翰林道:“宋时司马光曾有一篇文章,名曰《致知在格物》,臣以为将格物之理说得尤为透彻。其书有云,‘格,犹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

还没等兴王好好回味这一番话,一旁又跳出来个高翰林,反驳道:“格物之格怎么可能是‘御’的意思?没道理啊,敢问崔翰林可知其考据?”

正所谓文人相轻,几?位翰林之间本就隐隐存了竞争的意思,如今又是新给亲王们上课,都憋了口气想要在亲王们面前露脸。

高翰林乃是南榜进士出身,他一向有些轻视像崔翰林这般北榜出身的进士,觉得这些人靠科举取中未免过于简单了些。

本朝科举,在立国之时原是全国统一取士,奈何洪武年间出了一件大事?,洪武三十?年的春试所录五十?一名进士全为南方人,北方学子竟然无一人上榜,当时就掀起了轰然大波。北方学子上书要求严查,觉得一定有猫腻,结果洪武皇帝亲自查过试卷之中,却发现能上春榜之人皆是凭才学录取,并无舞弊之事?。

可这样的结果自然不能平息北方学子的愤怒,洪武皇帝立刻重新考策问,出了一张夏榜,这一回所录六十一人籍贯全为北方,这才将这一碗水给端平了。

从那以后,大明的科举便分了南榜、北榜分别取士,但士林之间皆有共识,北榜取士比起南榜而言,确实要简单一些。为此,这些年甚至屡屡出现南方学子冒籍去考北榜的事?件。

一年年南北榜出炉,朝中臣子也隐隐形成南党和北党。成?化年间的首辅万安便是南党的魁首,而尚书尹旻、王越则属北党,两党之间互相拆台、下绊子的事?也屡见不鲜。

高翰林自然是见不得北党出身的崔翰林在兴王面前显摆的,他微微抬高声调,道:“臣以为,还是程朱二人所注解的格物为妙,‘格’即‘穷’也,取推究、穷尽之意。”

崔翰林冷笑一声:“你说格为御字无考据,那你‘格’即‘穷’也就有考据了?请说来听听。”

这二人竟然争起来了。

一堂课没争出个结果,下了学,回到翰林院,两人又争辩起来,试图说服对方却不能行。

翰林院诸学士这一向都比较闲,盖因今年风调雨顺、万岁爷又不作妖。一闲下来,就爱凑热闹,围观崔、高二人争辩,又不少学士听了心痒痒,都有一番大道理,其中又掺和进了南党北党之争,于是纷纷下场,开始辩论。

上班之时自然不好光明正大的辩论,于是一众翰林便约定夜间相会,好好论一论这格物之理。

奈何自万安致使之后,南党元气大伤,辩着辩着,竟然落了下风。高翰林实在气不过,将南方出身的官儿在脑海里过了一遍,选定了一个最有才学的,意欲邀他参加夜间集会。

“介夫,我?知道一向不爱出风头,可此时情况紧急,我?只好效仿汉昭烈帝,三顾茅庐,请你出山了。”

二十?九岁的杨廷和手握一卷十三经注疏,闻言,抬起头,轻描淡写道:“杨某才疏学浅,即便去了集会,也未必能辨赢。”

“呵呵,你看,又谦虚了不是。”高翰林脸上笑嘻嘻的,心里却腹诽道,你杨廷和还才疏学浅?蒙谁呢!十?二岁便考中了举人,登进士第的时候也不过十?九岁。虽年轻,却半点傲气都没有,做事?尤为慎重,平常也不见他怎么说话。

高翰林劝:“事?到如今,已经关系到咱们南党的颜面,你也是南人,总不能坐视罢?”

“我?并非要置身于事外,还请再给我?一日时间。”杨廷和将书合起,诚恳道:“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高翰林蹙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叹气道:“行吧,我?寻个理由,把?集会推到明日。”

***

这些天来文臣私下里的争论,朱祐樘也有所风闻。

司礼监太监覃吉同他提起此事?,不由得有些纳闷:“奇了怪了,虽说这些官儿没事?就要找个理由吵一吵,但怎么忽然就为了‘格物’吵起来了?如今还夜夜办集会,兴头十?足。”

朱祐樘自然是知道士林之间的这场风波是从何而起的,他也没想到,笑笑在宫内给公主们上一堂格物课,竟然会七弯八绕给前?朝的文臣带来了影响。

不过这也是好事?,文臣们把?精力放在辩论上,近些天来所上的挑刺的奏本都少了些。从前他要画师画一副画,都能收到长篇大论的奏章,唧唧歪歪劝万岁爷绝不可沉迷于书画。

难得呀,能看臣子们的热闹。

朱祐樘问覃吉:“如今争论的怎样?可有结果?”

覃吉道:“依如今的情况来看,北党隐隐占了上风,若是明日集会没什么出彩言论,怕是北党会辩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