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妃在王府后花园举办季春赏花会,邀请赵府女眷前去散心。(季春还赏个毛线花,王妃您的理由还能再牵强点吗。)
华国公家请了戏班子唱堂会,邀请赵府女眷前去观赏。
文渊阁张大学士家的三小姐举行诗会,请府里小姐们前去凑趣。
至于那些以前就与赵府交好的同僚、同乡们,也纷纷邀请赵府女眷去喝茶、打牌、叙话。有些索性直接登门拜访。
果然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赵真珠哪也不想去,谁也不想见。
林氏道:“你也大了,去见见世面,结交几个朋友也好。”
真珠说:“交朋友也要志同道合,她们哪有真心想和我做朋友的,无非是想满足好奇心而已。”
“我不要去被人围着看,我又不是猴子。谁认识她们是张三李四啊?到时候没话找话尴尬死了。”
“再说娘,你看我这副样子,我和赵真兰一起出门,不是自找没趣吗。我也是要面子的。”
李妈妈劝道:“小姐不想去就不去吧,确实也无趣。”
林氏叹气,也舍不得难为女儿,便以真珠大病初愈,身体虚弱,需要静养,婉拒了所有邀请。
另一边吴姨娘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又要做衣服,又要采买首饰,又要给马车换新绸子,又要斟酌着各家准备合适的伴手礼。
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虽然京官众多,但其实家家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
尤其吴姨娘这种姨娘持家的,地位尴尬。
平日里只能和丈夫交好的几家来往。不相熟的一般不能去。
比如谁家少爷结婚,赵大人带着吴姨娘去赴宴,主家会觉得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等到宴席开始,夫人们另坐一处,席上都是正房太太,一个姨娘混在里面平起平坐,各位太太们也都觉得掉了身价。
如今有这样的大好机会结交各路权贵,吴姨娘真是心花怒放。
一来是打听打听谁家有适龄的淑女,真博也到了该定亲的年纪。
二来带真兰和真柔出去见见世面。
特别是她家真兰,纵然再貌美如花,藏在深闺也无人知晓。
趁此机会带出去让各位世家夫人们看看,要是再能遇上些王孙公子,攀上门好亲事就更妙了。
想道此处,吴姨娘忽然想起一事来。遂来到真兰住处。
真兰正斜在游廊美人靠上看诗选,见吴姨娘来找她,问道:“娘怎么得空过来,是我的衣服首饰做好了吗?”
吴姨娘道:“好好的,看这劳什子做什么,当心眼睛熬坏了,长了皱纹。”
真兰道:“过几日张学士家三小姐办诗会,总要准备一二。”
吴姨娘笑道:“什么湿不湿、干不干的,有什么打紧的。去的都是各府里年轻小姐,你只需仔细看她们如何穿衣打扮,如何谈吐,好生学着点。国公府和王府那才是正事,到时候各府太太们都去,说不定那里面就有个是你的婆婆。”
真兰一笑,嗔道:“晓得了。整日挂在嘴上。”
吴姨娘道:“娘这几日左思右想,咱们做得这些珠钗翡翠,小门小户看着虽然富贵,但是在高门大户眼里怕也是寻常之物。各府小姐们在一处,个个都是都金枝玉叶,怕你不能独领风骚。”
“那如何是好。”真兰听她娘如此一说,有些无措了。
“娘今早想起一事来。”吴姨娘不忿的说道。
“那年林秀琴生她那个肥猪闺女的时候,大办满月酒。她娘家抬来六十六担满月礼。那时你父亲尚在青城任知州,满城的人都跑来看。啧啧,那真是得脸啊。只不过是生个丫头而已,我生了四个也没有这样风光过,你哥还是长子呢。”
又说:“喝酒的时候,我见林秀琴抱着那丫头出来谢客,头上戴了一只金钗,那金钗上嵌得也不知是什么宝石,只觉得亮亮晶晶,晃人眼。她在烛台前坐着,那钗在墙上照出一片七彩的光,简直如同天仙下凡一般。”
真兰听罢奇道:“天下竟有这样的东西。”
吴姨娘道:“我也是觉得稀罕。她说这叫金刚石,是她爹去南边缅越国做生意的时候带回来的。说是再往南的一个什么地方出产的,因为路途实在遥远,故此不常见到。怕是只有宫里的娘娘才能戴上这样的首饰。要是你戴上这钗去,一定艳压群芳。”
真兰道:“金刚石珠子女儿也见过,没有娘说的这般神奇啊。”
吴姨娘道:“她那钗上不是珠子,花生米大一粒粒的,面面发光,攒成几朵梅花的样子,也不知是怎么弄的,真个就是光耀闪亮。”
真兰听完心动了一阵,又黯然神伤道:“说了也无用,又不是娘的。”
吴姨娘道:“傻女子,虽不是娘的,但是你也叫她一声母亲。”
真兰道:“那只是骗骗旁人,顾全大面儿而已。若是娘说的这么稀罕的首饰,她如何肯给我。”
吴姨娘道:“咱又不要她的,借来用用就还,她好歹担着你嫡母的名头,若是舍不得给,就太不识抬举了。”
“你且去借试试,不允你,就让你祖母去说。”
左右看看无外人,眨眨眼又说道:“东西借到手,还不还那就是咱说了算。你叫她一声母亲岂是白叫的,就当给你添妆也是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