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何以安山河
  4. 61、奇巧小计
设置

61、奇巧小计(1 / 2)


许康轶又看着卧在书上的斑点狗一眼,补刀了一句:“算上这条金斑点,至少就是五十一万两,我看你别叫做花折了,直接改名叫做花钱更贴切些。”

许康轶确实压力颇大,身边的人能变出钱来的,只有他和余情,北疆军孤悬京外,军粮军备补给至关重要,十二万人每个月的军费就是三十五万两,他们需要自行筹措十五万两。

虽然这个钱一般由走私所得解决绰绰有余,可是这个掩护走私的凌安之每个月雁过拔毛的留下买路钱十万两。

安西军八万五千人,几年来一直在打仗,车马枪炮,花费更巨,每个月军费三十万两,朝廷只拨付十二万两,凌安之在丝路税收上除了上交财政的自行扣住八万两——

余下每个月十万两的窟窿由冤大头翼王堵上。

花折不以为意,心道我这几年花点钱被你看到了,前几年光景好的时候也没见你节俭。

他冲着许康轶莞尔一笑,一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表情,说道:“殿下心知肚明,咱们自掏腰包是不可能的,满朝廷全在哭穷,自己掏钱是寿星公吊颈——嫌命长了,不过,这个钱能不能让皇上出呢?”

许康轶风雨不动的说道:“皇上有钱还想着盖行宫在泰山封禅,怎么可能拿出来整治运河?”

花折挪了一个位置,坐到了许康轶的身边,将小臂支在桌面上,稍稍仰着脸问许康轶道:“皇上在哪里盖行宫?”

许康轶不知道为何花折明知故问,不过还是回答了:“泰山脚下。”

景阳帝登基快三十年了,近几年边疆安定,给大楚提供了一个自力更生的喘息之机,国力有所上升,就一直想着封禅的事,朝中人几乎无人敢反对。

花折姿势不变,追问:“盖行宫御用的青砖、琉璃瓦所用的材料在哪里烧制?”

许康轶虽然几年不在京城,不过对京城情况还是了如指掌:“一向都是在塘沽皇家御用的琉璃厂和砖厂烧制,其他材料也大多数在京城一带取材。”

花折眨眨眼:“是不是需要从塘沽运过去,运费几何?”

许康轶扼腕沉吟道:“行宫规模巨大,所耗甚巨,这些材料运过去的运费非常可观。”

天下百姓才能勉强吃饱,景阳帝就开始研究大兴土木,许康轶嘴上不说,也不再不识相的劝谏,可心中总是暗暗摇头,有钱要用在刀刃上,这可倒好,有钱扔进了河里还能当块砖头垫垫大堤,建成行宫简直劳民伤财。

花折:“行宫和哪条河最近?”

许康轶皱了皱眉:“鲁水河啊,我们前日不是去看过了吗?”

花折:“行宫的材料从哪里启运?”

许康轶对这些问题都有点莫名其妙:“塘沽琉璃厂生产,当然是从塘沽启运。”

花折坐直了身子,把双手搭在许康轶的肩膀上,缓缓的问道:“从塘沽启用,到鲁河水旁边的行宫,怎么运?”

许康轶依旧不得要领,微微偏着头思索了一下,疑惑的说道:“这自古以来,都是走官道,能怎么运?”

花折伸手拉过刚才许康轶在琢磨的地图,手指着塘沽和泰山之间说道:“殿下,我们换一种思路,塘沽运到泰山,人吃马喂,官道狭窄,可能半年都运不完,而且花费甚巨,光运费可能就需要三十万两;我们为什么不走水路呢?”

许康轶迷茫的看着地图,再看着花折指点江山成竹在胸的样子,还是不明就里:“这没有水路怎么走?”

花折声音清越:“殿下,是没有现成的水路,但我们可以借机开一条水路。您向皇上禀告,说行宫所用的土方太多,在当地周围取的话,植被损害严重,挖地三尺还民不聊生。”

“而在行宫和塘沽之间,挖一条河槽的话,这样挖河取出来的土直接可以用于建造行宫,不用取土,当地百姓受益;之后再引鲁河水进入河槽,如此塘沽琉璃厂的材料就可以直接走新挖的河道,全部的工程费用只要二十万两,比走陆路少花十万两。”

许康轶终于听明白了,他脑子里灵光一闪:“说下去!”

花折露出心想事成的笑容,眼睛里似有星光闪耀:“之后我们把鲁河水,以及海河与这条新挖的河流段两头打通,不就是引鲁河水进海河了吗?这样,自然要算在修建行宫的账上,当然是皇上出钱。”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