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走在回家路上的魏闻宵则是打了个喷嚏,还觉得自己背后有些寒意,这不由得让他加快了回家的步子。
这厢,花灯节过后,因着姚乐启和姚乐陶解出了很多学子书生都没解出来的算学题,是以一时间姚乐启和姚乐陶声名大噪。
姚乐陶还好,世人对待女子总有偏见,哪怕很多人就当场看着姚乐陶解出来了题目,但是也下意识的认为是姚乐启教授的。
而且姚乐陶平日里要么待在青羽居要么待在家里,出门的机会少之又少。
加上她前世可是被各种数学题碾压的,所以真心不觉得那题目有什么难。
是以在听到外人对她的夸赞的时候,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的。
反而有种大人做了三岁小孩都能做到的事情然后还被夸赞的尴尬。
但是姚乐启却并不是这样,姚乐启每日要去刘夫子那里进学,临江也就这么大。
花灯节上的姚乐启的表现很多人都看到了,很多百姓对于学问这块知道的并不是很多。
但是却明明白白的看到姚乐启解出了其他书生、学子都没解出来的题目。
普通百姓娱乐也少,平日里谁家进贼少了个三瓜两枣都能够被他们说上一段时间,更何况这次的事情还那么精彩呢。
是以姚乐启这段时间总是能够听到旁人对他的夸赞,不论是在学堂里,其他同窗投来的好奇、佩服的视线,还是课堂上夫子点名他回答出来之后夫子赞许的视线。
又或是走在大街上,人们对他的一些议论。
那些议论有好有坏,总归不像是自己的同窗和夫子那般全是赞许。
也正是这些不好的议论,敲响了姚乐启的心中的警钟。
他自小就比同龄人成熟,这次花灯节上的事情他也大概知道后面会发生些什么。
是以他一直很注意,并不想让这次的事情扰乱自己的心思,他自以为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但是在听到别人那些带着恶意的评论的时候,姚乐启发现他心中还是在意的。
就像他听到别人对他的夸赞,心里也会高兴一样。
认识到这点之后,姚乐启一直想办法想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但是却一直不得其解。
最后还是刘夫子看出来姚乐启的纠结,花了些时间来开导他,再加上离着花灯节也过去一段时日了,旁人的议论也少了,同窗也以以前的态度来与他相处了。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姚乐启才算是真正的走了出来,不受名声所困。
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朝廷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大宣朝北部的边陲之地,有探子来报,说是胡人有计划要入侵中原,现在已经在召集兵马,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要到达北部边境了。
皇上接到密报,立马下达圣旨给正在临江府衙过花灯节,打理封地的楚公国——楚言逸,要他在三天之内动身赶往北部,领兵迎敌。
“琰儿,你这次一定要跟着你父亲一起去吗,你今年才十二岁,就不能等你再大点”
秀雅妇人脸上此时满是担忧,手上也拿着手帕不停的擦着眼泪。
“娘亲不必担忧,孩儿此去并不会上战场,只是在军营观察学习而已,不会到前方去的”
一直都是胸有成竹,仿佛什么事情到他这里都能够被解决的高冷少年,此刻神情无措,着实是不知如何安慰流泪的贵妇人。
正在此时,屋外进来一人。
“夫人别担心,要知道琰儿可是爹教大的,再说了要知道当年我也是是十几岁就跟着我爹上战场了,不必担心”男子爽朗的声音再次响起。
原来刚才说话的就是楚国公楚言逸,而一直被他们叫做琰儿的人,就是楚国公的长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儿子楚景琰,秀雅贵妇人就是楚国公夫人庄娴了。
而见到自家爹来了,高冷少年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你也是十五岁才跟着去军营的十六岁才上的战场,现在琰儿才十二岁,你们怎么就忍心呢”庄娴不禁反驳道。
“这”楚言逸有些傻眼,让琰儿上战场是自家爹亲自下的命令,而且琰儿也不反对,所以这事情根本就没有余地。
但是看着哭成泪人的妻子,楚言逸也不好将这话说出来,毕竟他也更改不了自家爹的决定,而且他也并不反对琰儿这时上战场。
楚家毕竟是军功起的家,楚家的男儿还是要到战场上历练,越早接触这些对一些事情来说就越好。
这样即使他以后有了个什么意外,琰儿也能够迅速的接过手,而不至于惊慌失措。
是以他只得柔声安慰自家妻子,并保证会将儿子完完整整的带回来。
“不但要将儿子完整的带回来,你也要完完整整的回来见我”庄娴听到自家相公的话之后,连忙补充了一句。
闻言楚言逸连忙保证会将自己和儿子都完完整整的带回来。
这连番保证下来,才使得庄娴再次高兴起来。
至于楚景琰,早在自家爹哄娘亲的时候,他便回房间去了。
他看的明白,在这种时候,爹娘一时半会想不起他的。
他也不想站在一旁当陪衬,有这时间他还不如回房收拾收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