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记?峁国记》
……
峁献帝,年二十,为瑞帝长女,因平定国师、皇后叛乱,有功,于二十继承皇位,改年号太平,史称峁献帝。
献帝在位不足两月,国内开始动荡,蜚短流长,传出献帝并非瑞帝皇女的消息,举国震惊。朝中臣子请瑞帝出面澄清,瑞帝却以“已非皇帝,不语朝政”为由,不愿多说。然民间反弹甚大,献帝无奈,只得采用武力制止,但效果甚微,反有愈演愈烈的情况发生,政权动荡不定。
太平二年二月,新春刚过,不明流言却继续传出,更甚者甚至传言瑞帝退位前留有一道密旨交予冷舨登尚书,事关献帝王位。献帝听闻,与尚书索要,未果。帝因此对尚书有所戒心,派人密切监视尚书一家。
可是流言却没有停止它的传播,很快,后宫也可以耳闻。经常可以看到侍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献帝。然侍人讨论的事,被太贵妃知道,并做了相应的处理。然却有有心人将此事告于献帝,并且加油添醋诽谤太贵妃。献帝大怒,责问太贵妃,并廷杖于后宫,以儆效尤。太贵妃不堪忍受,三日后殁。此后,献帝才知是有人故意挑唆,后悔不已。
此时在朝中引起空前反响。朝堂上分为两派,一派指责献帝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的镇压,一派认为献帝做得很对。当时是,朝中政权又开始分化,党派专生。
三公主凝枫听闻此事,异常悲伤,私自离开边关,赶回京城,尽最后的孝道。
三公主凝枫,瑞帝三女,其父为太贵妃。曾助献帝平定国师、皇后叛乱,因有功,被献帝封为镇国将军,驻守边关。
公主私自回朝,令献帝惶恐万分。献帝求助于朝臣。朝臣讨论激烈,最终分为两派结论。一是同意公主回京,已尽其子女孝道;另一派却提议制止公主入京,谨防公主问罪献帝。献帝考虑再三,最终同意制止公主,命人带口谕前去阻止。然公主得令,反应激烈,执意进京,即被拿下,投入大牢。二日后,公主越狱,投奔冷尚书。尚书助公主出逃,献帝察,派人阻截,并包围尚书府,以尚书家人为质,逼迫尚书交出公主。尚书不愿,遂公主与尚书一同出逃。
太平二年三月,公主与尚书逃至轩辕。献帝率十五万大军驻扎与龙城外,向轩辕索要叛贼,未果,遂发动战争,峁轩大战爆发。
……
太平二年四月,峁轩之战结束。献帝败,被俘于丹道口。三公主凝枫与尚书持密旨,拥轩辕太辅苏意晴为新帝,史称恒帝。
当是时,才传出恒帝实为瑞帝之女的消息。
恒帝,名苏意晴,年二十一,桐城人。因文采著称,年纪青青官拜一品,为太女太辅,帝师。娶两夫,一缙如,二绯剡,已有一女。曾于国师、皇后叛乱时,为轩辕使臣出访峁国,与献帝签署《互不侵犯协议》。然其实则贤德皇后利飞烟亲生之女,红色并蒂莲为证。其出访期间,曾助献帝一臂之力,平定叛乱。据说,当时,瑞帝已察觉,属意立恒帝为帝,然恒帝拒绝,言“能者得之!”反助献帝登上皇位。
献帝却非瑞帝之女,只是贤德皇后为保恒帝安全,从民间抱养之女。眉眼虽与贤德皇后相似,但与恒帝相比,一眼即可看出真伪。
然如今,峁国动荡不安,百姓困苦,恒帝无奈,不得已继承皇位。
恒帝临危为帝,改年号为洪瑞。峁轩之战结束,恒帝遵《互不侵犯协议》,举兵回朝。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百姓欢迎,百官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