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辅炎汉
  4. 44、春秋谶
设置

44、春秋谶(2 / 2)


可是造反是那么好造的?

曹操官渡一战以少胜多,剿灭整个袁绍集团威加海内,如今兵多将广,谋臣如雨,地域广袤,粮草充足。

就凭着十几把环首刀,十几把弓箭就能造反成功?

别开国际玩笑了!

别的先不说。

兵马钱粮哪里来?

先打哪个地方,后打哪个地方?

打了之后在哪立足?

这都是需要筹划的。

招兵买马、战略策划、目标先后、何事起事、何人为主等等,都是需要提前议定,不是拍屁股就能决定的。

刘崎低头思索一番,过了一会儿,仿佛智珠在握模样:“大兄为人大义,我等当举其为魁首。而今曹贼南征,北方空虚,吾等先取长社,劫掠豪右宗族,然后招兵买马,携裹百姓聚义。

倘若官军来剿,我等如燕山黄巾一般,远遁深山,派遣使者联络四方诸侯,诸位以为然否?”

刘崎计划是挺好的,可惜操作起来,就是个屁。

兵力南移,北方固然空虚,可也不见得他们就能搞出事情。

别的不说,靠着十几人就是取下长社,拉了十万老幼从当兵马。

可长社距离许都,并没有多远,又是北方中心地带,四方无险可以固守。

白地将军固然不善带兵,可对付三瓜两枣的流匪,估计一个冲击,他们这些反贼就能剿灭。

学燕山贼躲进山里,的确是个好办法。

带兵之人,一般都会遇到山林不入,免得人生地不熟,而且视野也不好,免得中埋伏。

可不代表人家就没办法剿灭。

即使人家拿你没办法。

可困着他们这群人,用不了多久就会饿死!

而且方法很多,只不过是看用不用而已。

但一群没见识的文盲不知道呀。

这些人,充其量也就在乡学学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凡将篇》、《急就篇》、《尔雅》,这些而已。

对于什么兵法、战略什么的,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自然以为刘崎的方法,是绝佳之策。

甚至还有旁人附言:“兄当有张良之谋,此策甚佳,吾等深以为然。”

刘崎点了点头:“此正应证《春秋谶》,乃天意也!”

得!

你说他们没文化,他还能搞出个《春秋谶》。

中国古代谶言来历久远,根本无法考据,据说第一个谶言是说宗周褒姒,后来宗周败亡。

而汉朝恰恰就是个,最喜欢谶纬学术的朝代。

比如“公孙病已当立”、“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刘秀发兵捕不道”、“千里草,何青青”这些,不知凡几。

当然最著名的还要数,《春秋谶》里面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

至于什么时候有的,各说纷纭。

反正据《太平御览》胡诌,是刘彻亲口说出来了,而且用的人非常多。

据说从东汉初年,一直用到南北朝,甚至后面偶尔还能蹦出来用。

汉季大概是崇古之风严重,什么禅位这种事,就一直拿出来吹嘘。

在刘弗陵之时,上林苑因为出现,虫啃噬树叶,啃出“公孙病已立”的字样,

眭弘于是推衍《春秋》大意,认为石头和柳树都是阴物,象征着处在下层的老百姓,而泰山是群山之首,是改朝换代以后皇帝祭天以报功的地方。

如今大石自立,枯柳复生,它们并非人力所为,这就说明要有普通老百姓成为天子了。

于是上言,让刘弗陵禅让给公孙姓之人。

好家伙!

这朝廷还能忍受得了?

孝武皇帝才死多久?

你就想端了汉家江山?

不出任何意外,眭弘被霍光剁了!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意味着停止了。

推崇禅让恰恰是刘家人最喜欢干的事。

王莽上位、曹丕登基,基本上都是刘家人,为王前驱,替人铺平道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