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崇华先是失了赫连明秀这个给他出谋划策的军师,然后,他向燕皇讨要军队的上表也被燕皇驳回。
因为军权一直是凤家的倚仗,萧崇华要军队,就必须要从凤家手里划分,凤容岂能容得他人瓜分。
更让萧崇华想不到的是,萧崇光居然开始上朝了,本来燕皇三个儿子,只有萧崇华自己拿朝堂做窝。
因为萧崇华很有可能就是燕国未来的新君,所以,有很多官员巴结、依附于他。
现在倒好,有人来跟萧崇华抢了。
第一天,萧崇光就与萧崇华起了争执。
面对燕国四面楚歌的严峻形势,萧崇光力主把都城迁回幽都,巩固燕国在北方的统治,给自己留条退路。
而萧崇华还是咬着军权那块肥肉不放,他讥笑萧崇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中原连打都不想打,就逃跑的软弱表现。
“父皇,请给儿臣一支兵马,儿臣定会荡平赵国余孽。”萧崇华再次壮志激昂地请求燕皇给他兵马。
燕皇便把请求的眼光看向凤容,“广国公,羽王既然对国家有如此忠勇,朕心甚慰,爱卿就成全他吧!”
燕皇为了萧崇华可谓是老脸都不要了,这就像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主人向仆人弯腰屈膝。
但是燕皇顾不得了,他现在年老体弱,信氏几番在他面前哭哭啼啼,诉说他没有给她和儿子一条安稳的后路。
所以,燕皇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尽力扶持萧崇华当上皇帝。
就算萧崇华斗不过萧崇光,当不了皇帝,燕皇也要给萧崇华谋取裂土封疆的力量,让萧崇华与信氏将来可以有立足之地。
凤容郑重思量一下,才说道:“那就让骠骑将军协助羽王殿下,剿灭吴郡的悍匪司徒静吧。”
萧崇光闻言瞟了一眼凤容,他暗骂凤容老奸巨猾。
凤容就是老奸巨猾,他早看出燕皇急切地想要为羽王争得一席之地的愿望,他虽然在第一次拒绝了燕皇要给萧崇华调拨军队的要求,但是,他知道这事一定不会完。
凤容就苦心思虑对策,还真让他想到一计,而且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凤容就把他的眼中钉,骠骑将军闻子君的军队调拨给萧崇华。
闻子君祖上三辈都是燕国的将军,所以,闻子君从十二岁就是军队的统领。
一开始,凤容还真没把小娃娃闻子君放在眼里,而且,他对出身将门的闻子君持得是拉拢政策,培养闻子君将来成为他凤家的左膀右臂。
等到闻子君势力逐渐壮大,在李洲的力荐之下,一跃成为骠骑将军,凤容才看出端倪,闻子君是易王的人!
萧崇光居然在他的眼皮底下培养了一个骠骑将军,分割他的权势,这令凤容心惊胆战,这也是凤容忌惮萧崇光的原因。
既然燕皇要为萧崇华铺路,那凤容也就顺水推舟,把闻子君交给萧崇华,这样凤容既割掉了闻子君这个毒瘤,又满足了燕皇的愿望。
“这样甚好!羽王,朕封你为平南大将军,与骠骑将军闻子君共同剿灭吴郡的匪患,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重望,早奏凯歌。”燕皇不知凤容的猫腻,他高兴地宣布。
“儿臣遵命!”萧崇华也高兴,他终于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萧崇光倒无所谓,别看闻子君长了一张无公害的娃娃脸,可闻子君不是好欺负的。
笑里藏刀,阳奉阴违,闻子君比谁都擅长,要不然他也不会骗到老奸巨滑的凤容,萧崇华到闻子君那里是捞不到好处的。
凤容斜眼看看萧崇光,他这等于是将了萧崇光一军,可萧崇光脸上平静无波,似乎根本不在意。
凤容就叹口气,他是要别无选择了吗?难道只能将女儿嫁给萧崇光?可好像他把女儿嫁不嫁给萧崇光,他凤家的前途都是堪忧。
而且,萧崇光准备北撤,巩固北方的势力,那就代表萧崇光是放弃中原了,更不会重用他凤家。
朝堂一散,萧崇华就兴致勃勃地去准备启程去吴郡,萧崇光则去与李洲商讨北撤的具体事宜。
凤容回到府中,他立刻修书给弟弟凤袭,让凤袭务必保存实力,不要在中原的战场上孤注一掷,断送了凤家立足的本钱。
赵玉龙回到吴军,她立刻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派人去联络各地的义军,一起举事。
赵玉龙和萧崇光的心思一样,她也想要快点结束这场战争。
武林盟主孔凌也号召武林各派帮助当地的义军攻城掠地,夺取州府。
一时间,燕国就如同陷入汪洋大海的孤舟,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