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心里不屑,面上一点都没表现出来,就低眉顺眼地站在那听,一看就是个被婆婆欺负的小媳妇。
“娘。”
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了田氏的唠叨,在场的两人一齐转过头。
来的人是谢朝,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房里走了出来,此时站在屋檐下,迎着朝阳看不清表情。
田氏缓和了语气问:“找娘有什么事?”
“有吃的吗?我有点饿了。”谢朝说。
谢朝的一句话轻易拉走了田氏所有火力:“大清早的什么事都没干就喊饿,你兄弟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道等一等!”
田氏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谢朗孔武有力,是她未来的倚靠;幼子谢望聪慧机灵,是她的心头肉。
至于性格无趣只会读书的二儿子,在田氏心里向来没有多少分量。见这个儿子竟然这么没眼色,就忍不住唠叨开了。
谢朝向来也不是第一次听这种唠叨,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反应,等田氏唠叨完了,才不慌不忙地开口认错。
“是儿子不对,娘你别生气。”谢朝讨好地笑,说完看向一旁的苏瑶,疑惑道:“不是说去打水吗,怎么还不去?”
“这就去。”苏瑶应声,朝谢朝笑了笑,脚步轻快地离开。
谢朝也稍稍弯了弯眼,转身面对母亲,拱手作揖:“娘,我先回去读书了。”
田氏还想继续教训苏瑶来着,一转眼人就不见了,顿时没了好心情。
她眉毛竖的更高,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吧去吧,一天到晚读书,也没看你读出什么玩意。”
苏瑶洗漱完,谢家兄弟俩也回来了。
谢朗天不亮就到田间忙活,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谢望站在他身旁,他是做完就没回来,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鬼混了。
田氏赶忙给两人倒了水,对小儿子一阵嘘寒问暖,又招呼刘氏把吃的端上来。
苏瑶过去帮了一把,刚把吃的放下,田氏就开始赶人。
“去、去,没事别在这杵着,该上哪上哪。”
在谢家,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当然这并不包括田氏自己。她一屁股坐下,端起粥呼噜呼噜喝了半碗,喝完一抹嘴,姿态很是豪放。
苏瑶看了一眼,被刘氏拉着去了灶间。
这位大嫂与田氏截然不同,长得瘦瘦小小的,为人很是沉默,就连刚刚谢朗回来,也没见她开口。
她走到灶前,盛了两碗粥,递给苏瑶一碗。
谢家煮粥也有讲究,最厚的粥给田氏和用力气最多的谢朗,谢朝与谢望的稀一些,至于家里的媳妇,只能吃别人剩下的。
多了一个人,刘氏做饭的时候没掌握好量,今天的早饭做的有点少,盛完其他人的份,锅里的粥明显不够,于是刘氏又往里面添了一瓢水。
碗里的东西说是粥,看起来跟刷锅水差不多。苏瑶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东西?一看就倒尽了胃口。
她皱了皱眉,有些嫌恶地放下碗。
刘氏看了她一眼:“不吃?”
苏瑶勉强笑了笑:“我不太饿。”
“那给我吧。”刘氏喝了一碗比水厚不了多少的粥,没饱,见苏瑶不吃,就拿过来自己喝了。
吃完饭,谢朗他们又要下地,谢朝要去镇上,他在书铺接了抄书的活,每月也能赚些钱,够他买平时买笔墨的花用。
离河东村最近的镇子有十来里地,早上出去,要临近中午才回来。
儿子都不在家,田氏又开始找儿媳妇的麻烦,劈柴、洗衣、喂鸡喂猪,恨不得让人一刻不得闲。
这些东西苏瑶全都没干过,做起来费力还不讨好,劈柴的时候差点把手给砍到,柴没劈出几根,手心就被磨出个泡。
苏瑶干活的时候,田氏就在一旁唠叨。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谢家娶了她这样的媳妇真的倒霉,如果她还有点眼色的话,应该主动把嫁妆交出来,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好儿媳妇。
苏瑶没打算当什么好儿媳妇,田氏唠叨的时候她在想着分家的事情。
如今律法规定了父母在世不得分家,但总有些过不下去的人家私下里拆了伙。苏瑶准备效仿,却要寻找到一个好的时机。
这个时机不用等太久,很快田氏就会提出让谢朝不读书下地干活的事了。
谢朝这个儿子在田氏眼里向来没什么用,以她贪婪的个性,只要自己舍出点好处,不愁她会拒绝分家。
苏瑶心里想着事,手上心不在焉地干着活,差点一斧头劈到脚上。
“小心!”
斧头被人抓住,谢朝的脸出现在面前,他蹙着眉,额头冒了点汗,想来刚赶路回来。
“我来吧。”谢朝想到刚刚那一幕心还在狂跳,连忙把苏瑶拉到一旁,偷偷塞给她一个纸包。转身抽出斧头摆好木段,熟练地劈下去。
木头在他手上软的跟豆腐一样,咔嚓一声就变成两半。
谢朝劈得熟练,田氏却不乐意。
“老二你干什么?”她站起来,瞪了苏瑶一眼:“你放下,让你媳妇来,她什么都不会,像什么话?!”
谢朝劈好一块木头,用手背擦了额头的汗,抬起头看向田氏:“娘,她与我是要过一辈子的,不用急在这一时。”